为什么要进行共同编辑

时间:2014-12-17 09:31:16 投稿:向日花葵123 培训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为什么要进行共同编辑
    思想政治课程团队国家级专家    刘作忠
    我们已经完成了模块三的主题单元设计,为什么还要在网上进行作品的共同编辑修改呢?这是多余之举吗?"学习-消化-实践",是学习发生的一般过程,只有经过内化吸收的知识才成为真正的知识.我们经过六天的集中远程学习,对于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有了整体的认知和初步的设计,但是回到实践中真正应用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集中远程结束后以来的这段时间貌似学习的"暂停",但实际上也是给了大家一个再回头深入思考课程所学内容的机会,尤其是经过开学两周实践的沉淀思考之后.
    另一方面,我们也有机会对已完成的作业重新审视,通过对一份共同作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修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主题单元设计的要点,深化对课程关键内容的理解.带着这样的经验和认识再反思自己的作业,重新修改,循环提高.
    模块三作品修改的重点在哪里?
    1. 是否是一个合适的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 衡量是否是合适单元的指标是这个单元的内在内容之间是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且相比于其他单元外内容来说,有着其独立性.避免将一节课确定为一个单元.
    2. 是否是一个信息化的主题单元设计?在整个单元的设计中,是否在某些专题或环节中体现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恰当应用?
    3.专题的划分是否合理?其中的内容(活动)顺序是按照怎样的内在逻辑在组织的?是否合理?
    4.单元目标和各专题目标的确立是否正确?三维目标的划分是否正确?用词选择是否准确?
    5.问题设计是否合理?主题层面的问题设计建议是开放性的,要指向单元的核心内容.专题层面的问题应当充分体现学习目标,并在专题活动中得到相应的落实.所有的问题设计都应是疑问句式,尽量简短,同时指向要明确.
    6.专题设计是否恰当?一个专题时间至少一课时以上.具体专题活动描述详略得当,需列出这个专题的具体学习(活动)环节,但需避免成为一节课的实录.
    7.是否列出了单元资源和评价的初步设计?是否合理?
    8.单元思维导图设计分支是否完整?各分支具体内容是否恰当?(相关标准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