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说来,“牧者”工作可以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关注孩子的感情,共谱和谐之音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总希望孩子们能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享受着学习所创造的欢乐。这一切应该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理解、体悟、尊重和信任之上。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主见、有感情的学生。在每天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除了完成教学内容外,有多少时间在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私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注重师生的认知交往,而忽视了师生的情感交往。《学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 “知其心”,进而才能“救其失”。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尽更多地接触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那样才能理解和感觉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应该多走到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面前,像父母一样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学习愿望。书中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无不提醒我们: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真诚的微笑,都能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让学生变得快乐自信,激发其向上的潜质,从而愿意与你一起延续爱的传递。
这就是学习共同体建立的基础。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个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和家长等)共同构成的共同体,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经常在一定的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共享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相互对话、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共同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详见《学习共同体构建和教学方式变革》第10页)
可见,在这个学习场中,学习者本身对知识诱惑而产生的心智投入是基础,但是,如果没有助学者的激励、呼唤和鼓舞,就会使这个学习场丧失某种动力。所以,教师作为学生生命的“牧者”,是建立在关爱的基础之上,为学习者的学习注入“动力”,而不仅仅是关注知识本身。
二、激发孩子的潜能,共享学习之乐
教育是启蒙,但教育不仅仅是启蒙。启蒙只是点燃和照亮,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但很小的一部分。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人的学习本能,通过训练帮助孩子们挖掘自己的潜能。书中第三篇“大班额教学方式变革研究”重点阐述了教师在教学方式变革中的重要作用。用一个比喻表达就是:教师变革教学方式是做“牧者”而不是成为“纤夫”。
牧者不去包办羊群的饮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羊自由地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服务、保护着羊群,又尊重羊群独立的生命运动,让羊根据自己的喜好、食量、方式去自由采食,于是羊便能自主地、和谐地、健康地成长。我想这就是生态成长。试想,如果牧羊者强硬地干涉羊群摄食,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羊群,吃何种草、吃的方式、数量都严格控制,很可能造成牧羊人的抑郁劳疾,羊儿不再肥美。
其实,教育又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依靠教还是依靠学,是“控制生命”还是“激扬生命”,教育需要回归自然。让孩子自主学习,不仅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使学生更清楚重难点所在,让知识的种子生长到头脑之中,而非为传授灌输下的暂时寄存。
这令我想起了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的教学理念即自由教育。他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利用本能关注发展。他认为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之中,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作为“牧者”我们只要提出主题和问题,区分出哪些依靠本能可以学会的,哪些需要老师启蒙的,让孩子拥有相当大的自主空间,把学习变成他们自己的有趣的探究活动,基础教育的任务便可以轻松完成,学习成绩必然良性地发展,从而轻松地释放本能,激扬生命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和孩子一起成长,互相促进启发
进步是相对的。时代飞速发展,知识理念推陈出新,进步必然会带来反进步。过去,教师的专业能力在于分析挖掘教材。而对于基本依靠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课堂来说,教材与课堂的灵活性、可动性和个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握课程的线索和灵魂,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以学定教”的形式下实现基础知识的教学。与时俱进的教师应与书为伴,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感悟生命的满足与快乐,体验生命的成长与升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身的价值。
本书第九章重点阐述了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该书认为:在分层教学中,了解差异是前提,分层是关键,学生的发展是目标。而在许多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实践时,仅仅从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成绩优劣,简单粗放地进行分层教学。这种做法的实质是关注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学生的认知程度。在该书提供的几个研究案例中,我们发现教师也是一位学习者,或者说成长者,需要面对新的教育形势,践行新教育理念。例如一位教师归纳出隐性分层教学力求“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既能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逐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又能激发学生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罗森塔尔说过,最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正是那些能提出公正要求而又能机智地实现它的教师。
在教育这片广袤的天地间,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放飞儿童的心灵,做生命的牧者。学生能够自己做的,让他们自己做,学生不能做的,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做,让他们在成功中看到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让学习时光在如歌岁月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