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荡气回肠的小说,残忍而又美丽。在读这本书以前,你无法想象一个转身离去需要用一生来救赎;你无法想象善良是痛苦的根源;你更无法想象人和人之间会有那样纯粹的情感。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在阿富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有一对主仆叫阿米尔和哈桑。他们年纪相仿,都还是小孩子。然而不同的出身让哈桑更为懂事。这里的人们以追风筝为娱乐。在一次一年一度的风筝大赛上富人少爷阿米尔又派出他的哈桑去争夺风筝。哈桑跑得很快,他熟悉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小巷,他深晖追风筝的要领,他也不在乎手会被割伤。很快他追到了最大的那只风筝,正准备回去给小主报喜,他被一群坏孩子围堵了。坏孩子们威胁他交出风筝不然就侮辱他。那时哈桑的眼睛里肯定充满恐惧但也有着坚毅。为了阿米尔他誓死不交出风筝,负隅顽抗着。最后他拎着那只沾了血的风筝给了阿米尔。但是,谁知道阿米尔完完全全目睹了哈桑被欺负的这一幕。他见哈桑久不回来,便去找他,找到哈桑时眼前正是这一幕。时间都凝固了,那一刻恐惧与勇敢,自私与无私做着激烈的对抗。可是当阿米尔纠结的目光撞上哈桑绝望的眼神时,他立刻转身逃走了。
就是这一个转身,背叛与自私的转身,纠缠了阿米尔四分之一个世纪。
我不知道怎样的内心痛苦与精神崩溃能让一个成年人为儿时的作为去救赎,但我知道阿米尔是个怎样的人。“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阿米尔的“智囊”拉辛汗这样写信安慰那时因哈桑已经逝世而极为痛苦的阿米尔。他对自己要求得太严苛了,却又生来懦弱,于是就在想与不敢之间徘徊了半生。从他身上反射出的是勇气在人生中的地位。“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人生的成功与否,我想是决定于关键时刻那哪怕只是一瞬的倾尽所有的勇气和魄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说“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认为还可以加一句“更不因没做有能力去做的事情而遗憾。”
哈桑是阿米尔忠心的奴仆,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和责任感。他勇于奉献,坏孩子威胁他时他敢选择保护风筝而不顾自己;他勇于包容,明知阿米尔的背叛他却可以待阿米尔如故;他勇于忘我,他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甚至也为阿米尔死去。他常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为阿米尔的最后一次牺牲是在阿米尔目睹坏孩子欺负他后逃走后感到一看到哈桑就难过故意偷了父亲的手表和钱放在哈桑枕下,故意陷害他。然而在面对严厉的质问下,清白的哈桑说了“是”。阿米尔随即明白“这是哈桑最后一次为我牺牲。如果他说不是,肯定相信,因为我们知道哈桑是从不骗人的。若爸爸相信他,那么矛头就转向我了,我不得不辩解,我的真面目终会被看穿,爸爸将永远不会原谅我。”不可思议的是哈桑还恳求他的父亲不要告发阿米尔,于是哈桑一家带着最后的尊严与爱离开了阿米尔。在这就算是石头也要被感化的时刻,阿米尔终于放下心中的戒备“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也许这是最后一次。那一刻我爱上了他,胜过爱任何人,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就是草丛里面的毒蛇,湖底的鬼怪。”这一刻我也知道了最高级的感情是原谅与牺牲。可这样伟大的生命同时也是卑微可怜的。因为从不要求所以得到的更少,哈桑的真心常常被当成理所当然的。我为那些践踏真心的人感到不耻。但生活中,我们不也是常常把“哈桑”的付出当做应该吗?比如亲人,比如朋友,当他们给我们过多的幸福时也就只剩下麻痹。偶尔和家里人吵架,我想起的只有自己做的过分的事情。珍惜这些人吧,趁他们还在你身边。
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关系很奇怪。他们之间仿佛在潜意识中就是兄弟,然而哈桑敢为阿米尔牺牲一切,阿米尔却起先抗拒这一切。后来,当哈桑离阿米尔而去时,阿米尔才后悔莫及拼命地去追寻。所以说“追风筝的人”,“人”是阿米尔,“风筝”是他们之间若即若离却异常坚固的感情亦是最重要的东西。错误是可以弥补的,救赎是有希望的。阿米尔的令人敬佩之处就在于知道自己是个混蛋但相信一切都有希望。最后小说以阿米尔抚养了哈桑的遗孤,终于放下了心里的羁绊结尾。
每个人都是有“风筝”的人,当起风时,风筝远去,你最好的选择无疑是: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