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和他的童话世界 --读《王尔德童话》有感

时间:2015-06-02 11:18:13 投稿:y35535647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天才和他的童话世界 --读《王尔德童话》有感

 

伟人有天才和巨人之分。莫扎特是天才,贝多芬是巨人;拜伦是天才,莎士比亚是巨人;大仲马和凡尔纳是天才,雨果和巴尔扎克是巨人。

于是,在那个充满了拜金的资产阶级和显著的贫富差距,以及上流社会沉浸在巨大自豪中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主张艺术反映人类道德生活的萧伯纳是巨人,相反地,追求纯粹之美,“为艺术而艺术”的王尔德是天才。

在这个抛妻弃子因不伦之恋入牢饱受非议的作家笔下,有着因爱上芦苇而忘记南飞的燕子,在爱情中无助而卑微最终流泪心碎而死的小矮人;夜莺为成全青年学生与心上人跳舞用自己动人的歌声和血液换来红玫瑰,渔夫用爱情的力量摆脱灵魂的诱惑抱着小美人鱼的尸体死去;受尽苦难的星孩只为寻找母亲,热爱孩童的巨人在开满白花的树下悄然离去。

在他的童话世界里,没有王子和公主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陈词滥调,没有正义战胜邪恶的童话故事永远的主题。王尔德的童话,并非单纯地写给孩子们的传统意义上的童话故事。因为小孩子领略不到那些幻妙的辞藻,也理解不了字里行间作者洞晓世事的悲凉。他将他对唯美主义的追求,对现实的无奈,甚至同性或异性的情愫都寄托于他明艳而哀伤的童话世界。那里,象牙般肤色的精致小人儿在翩翩起舞,性格各异的小动物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主角们疯狂的举动,蜂围蝶阵的花园里充满了馥郁的紫丁香味,火焰般盛开着的是鲜红的玫瑰,还有直挺挺的带着条纹的郁金香……无比的鲜艳、精致、夸张,那是不可思议的仙境。

(一) 快乐王子

“我并不知道眼泪是什么东西,因为那时我住在逍遥自在的王宫里,那是个哀愁无法进去的地方。白天人们伴着我在花园里玩,晚上我在大厅里领头跳舞。……而眼下我死了,他们把我这么高高地立在这儿,使我能看见城市中所有的丑恶和贫苦,尽管我的心是铅做的,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哭。”

记得小学的某个晚上读完这个童话,我把头蒙进被子里悄悄地哭了很久。我身为一个故事之外的人,却似乎比故事里的人更加悲伤。在生存的夹缝里挣扎的贫苦的人们,自我牺牲的快乐王子和小燕子,以及燕子刻骨铭心的情感和他带着春天温暖的梦无怨无悔地在寒冬中死去的结局,都深深埋在我心里,开出忧伤的白玫瑰。

长大之后再读这个故事,我仿佛能看到灰蓝的冬日夜空下,幽暗的窗前,王尔德正伏案写作。羽毛笔一起一落,写下最后一句话,并幽幽地叹道:The heart was made to be broken(心是用来碎的)。

在王尔德的那个时代,富人是不会懂得穷人为生存而承受的疾苦的。而作者会使故事中的富人通过某种方式了解残酷的事实。再如《少年国王》中年轻的国王通过梦境看见穷人们为他准备礼服的不易。

不同的是,快乐王子的故事从一开始,便有了悲剧的色彩,也因此暗示着悲剧的结局。因为王子从无忧无虑的富人变得悲天悯人、看见人世间疾苦的人并反思自己,寻求改变,而他此时已经并非统治者,他只是一尊不能动弹的雕像,只能在城市的最高处悲伤地感受人间疾苦。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牺牲自己做出改变。这是他对他的子民深深的爱。

而那只与芦苇恋爱而耽误行程的燕子,从来到王子脚下栖息开始,便注定了它会在领略穷人的生存不易和对温暖的埃及幻想中死于这寒冷的冬天。

其实燕子,挺矫情的。他因看见芦苇有柔柔的腰而爱上了她,却又觉得她只固守她的一方土地,不与他同去旅行,还有很多亲戚,并似乎在和风调情,最后离开了她。这个爱情故事里,自始至终芦苇都没说过一句话。她的柔腰、固守土地、亲戚多、与风“调情”、不说话,不过是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只是芦苇作为一个物种的特点,无关她的优点或缺点。而燕子从爱上她,到离开她,皆因为她的特点及他对这些特点的主观评价。换句话说,燕子自己找了个理由爱上芦苇,又自己找了个理由离开她,还耽误了南飞,忍受着寒冬。但这一厢情愿的矫情,竟让我感到有些怜惜,也使这只燕子不同于别的童话故事里具有固定性格的典型动物形象,比如狡猾的狐狸,凶残的狼,善良的小白兔等等。

但不论是燕子,还是快乐王子,最终都殊途同归,选择牺牲自己,拯救贫苦的人们,并在醒悟放弃自我之后,被上帝照看。这似乎也是王尔德对自己奇特的人生的预见:生前走在享乐主义与感官主义的边缘,对爱情既渴望又绝望,临终前于孤寂中皈依了天主教,投入基督的怀抱,得到真正的心灵安宁。

(二) 夜莺与玫瑰

“爱果然是非常奇妙的东西,比翡翠还珍重,比玛瑙更宝贵。珍珠、宝石买不到它,黄金买不到它,因为它不是在市场上出售的,也不是商人贩卖的东西。”

小夜莺对爱情虔诚地景仰着,用生命唱出爱情的美好,用她景仰爱情的热血为青年学生换来一朵红玫瑰,成全他追求美好的爱情,即便是付出生命,也无怨无悔。

然而青年学生只看见自己幸运地得到了红玫瑰,却不理解夜莺的歌声。象征纯真的爱情和对爱情的信仰的红玫瑰最终输给了青年学生的心上人那颗势利的心,烂在了泥土里。青年学生也依然麻木着。

在这样一个青年学生追求心上人的爱情故事里,最终对它无比虔诚乃至付出牺牲的,只有一只小小的夜莺而已。她所信仰的高尚圣洁的爱情,输给了金钱。多么讽刺!单纯的小夜莺若还活着,该会是感到悲伤而不解吧。

(三)渔夫和他的灵魂

同样是美人鱼与人类的故事,安徒生与王尔德的童话里,一个是海里的不顾一切往岸上追逐,另一个却是岸上的奋不顾身投入海中。王尔德似乎有一种逃避的意味。那个疯狂追求没有灵魂的美人鱼乃至被神父指责,商人嘲笑的渔夫,正是他作为与社会主流思想相反抗的唯美主义者的化身,而那渔夫苦苦追求的,美丽得没有灵魂的美人鱼,以及蔚蓝,虚幻的海底世界,是那纯粹美的化身。“美的事物仅仅意味着美。”王尔德如是说。他所追求乃至崇拜的美,是不掺任何杂质,甚至道德、情感。他认为并非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是生活在模仿艺术。

同样是助主角达成愿望的女巫,一个是苍老的,让小美人鱼付出巨大代价才来到岸上的冷血的巫婆。另一个女巫却年轻而漂亮,只要渔夫同她去跳舞便把分割灵魂,能和美人鱼生活在一起的方法告诉他。她甚至嫉妒渔夫与美人鱼的爱情,觉得自己同那个人鱼公主一样美丽却没有得到渔夫的爱。女巫的那一头红发似在我的眼前飘扬,这相比于安徒生笔下的女巫更有个性。她象征着同样在反抗社会主流意识的异教徒。在王尔德的故事里,正义与邪恶,似乎不那么分明。

王尔德年少不羁,天才横溢,成名后他第一次去美国,海关检查人员问他有什么要申报的,他以英国式的傲慢语气回答:我需要申报的只有我的天才。

王尔德这个天才他哀伤童话世界,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中种种矛盾的遗憾,以及他对自己命运的预知。或许这就是天才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