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真题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很快就要来临了,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为广大老师提供的一篇2015-2016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供广大老师参考使用。更多五年级教师教学计划,欢迎大家进入21世纪教育网的《五年级教师工作计划》栏目查看。 一、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考试成绩统计表
考试 时间 | 均分 | 均分 得分 | 合格率 | 合格率 得分 | 优良率 | 优良率 得分 | 综合 得分 |
2015年1月18日 | 89.75 | 26.93 | 1 | 50 | 1 | 20 | 93.93 |
最佳成绩 获得者 | 黄璐琪 | 刘欣雨 | 周成琳 | 郑雄鑫 | 聂远航 | 喻芷杰 | 熊伊玲 |
96.5 | 95 | 94 | 93 | 93 | 92 | 92 |
二、质量目标
继续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年为契机,加强校本教研,深化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努力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力求本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学生合格率、优良率达到100%
三、指导思想
坚持以素质教育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校本教研,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构建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牢固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教育教学观,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四、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要求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分八组:第一组是“走进西部”,第二组是“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艺术的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理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在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篇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由会写的字组成;“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上册保持一致,生字、难字随文注音,用圆括号标明,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其它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注本音,一些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2、教材的主要特点
⑴ 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在阅读技能方面,继续加强朗读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在阅读理解方面,第三学段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以及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文章的阅读。在阅读方法方面,教材在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安排了有关浏览能力培养的内容。关于口语交际:情感态度目标: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习惯培养: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能力训练:一是倾听,二是表达。习作教学: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⑵ 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①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性和人文内涵;②增加体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③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体裁编入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
⑶ 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第一,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上来确定专题,角度更加灵活。第二教材编排在继承中发展。
⑷ 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①凸显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每组教材的始终。②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③在单元之后的“回顾·拓展”中,设计“交流平台”栏目,引导学生自主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⑸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口语交流]: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情;演课本剧;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习作] A、记实作文(共三次:第二组安排写童年趣事;第四组安排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七组安排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B、应用文(共三次:第一组写信;第三组是写发言稿;第六组综合综合性学习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C、材料作文(第五组安排了缩写训练,要求不超过400字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第二组还安排了看图作文)
⑹ 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3、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⑴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更加放手。相册写字150个,每课写字量不超过14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
⑵阅读教学。
①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朗读:高年级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默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教学时都不是单一地用朗读或默读的方式,而是要根据读书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此教师要妥善安排,做到每次读书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并能体现出对课文学习逐步深入的层次性。
②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第一,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第二,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方法。第三,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③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A、体验文本与个性化感悟的关系。B、把握内涵与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
④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本册教材体裁广泛,文体的丰富给阅读教学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课题,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⑶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要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交流的欲望。第二,要创设特定的情景。第三,要体现双向互动。第四,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⑷习作教学
第一,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第二,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评讲重在激励。第三,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第四,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⑸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体验等形式,了解不同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中提出的四项活动建议,明确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第一步:确定话题;第二步:获取资料;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第四步,依照样本,撰写报告。
五、教学措施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将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认真学习党的十七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素质教育为载体,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加强校本教研,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坚持以人本的教育原则。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教学观,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
3、认真学习《沙洋县中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规程(修订稿)》,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的思想。积极开展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沙洋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评价表》的目标要求规范自己的教学常规工作和校本教研教研工作。认真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加强课题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于教学实践活动。
4、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积极学校现代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进度(预设 高段语文每周6课时)
周次 | 时间 | 单元 | 单元 主题 | 课例 | 课时预设 |
一 | 2月25-3月1日 | 第 一 组 课 文 | 走进 西部 | 检查、讲评寒假作业 | 课前 |
| | 1、草原(老舍) | 3 |
| | 2*丝绸之路(段万翰等) | 2 |
二 | 3月2日—3月8日 | 3、白杨(袁鹰) | 2 |
| | 4*把铁路修到西藏去(张建魁等) | 2 |
| | 口语交际·习作一 | 3 |
三 | 3月11日—15日 | 回顾拓展·日积月累一 | 1 |
| | 单元检测一及讲评 | 3 |
| | 第 二 组 课 文 | 永远的 童年 | 5、古诗词三首 | 2 |
四 | 3月18日—22日 | 6、冬阳·童年·骆驼队(台湾作家 林海音) | 3 |
| | 7*祖父的园子(萧红) | 1 |
| | 8、童年的发现 | 3 |
五 | 3月25日—29日 | 9*儿童诗两首 | 2 |
| | 口语交际·习作二 | 3 |
| | 回顾拓展、日积月累二 | 1 |
六 | 4月1日—4月5日 | 单元检测二及讲评 | 3 |
注 | 4月4日清明节—4月5日、6日休息;4月7日星期日上班 |
七 | 4月8日—12日 | 第 三 组 课 文 | 语言 的 艺术 | 10、杨氏之子 | 2 |
| | 11、晏子使楚 | 2 |
| | 12*半截蜡烛(及晓晶改编) | 2 |
八 | 4月15日—19日 | 13*打电话 | 1 |
| | 口语交际·习作三 | 3 |
| | 回顾拓展、日积月累三 | 1 |
| | 单元检测三及讲评 | 3 |
九 | 4月22日—26日 | 第 四 组 课 文 | 他们 让我 感动 | 14、再见了,亲人 | 2 |
| | 15*金色的鱼钩 | 2 |
| | 16、桥(谈歌) | 2 |
| | 17*梦想的力量(江菲) | 1 |
| | 口语交际·习作四 | 3 |
| | 回顾拓展、日积月累四 | 1 |
| | 单元检测四及讲评 | 3 |
| 4月27—28双休日 | 上班 | | 18、将相和(司马迁) | 2 |
| | | | 19、草船借箭(罗贯中) | 2 |
十 | 4月29日—5月3日 | 4月29—5月1日休息“五一”小长假 | |
| (5月2日—3日) | 第五组课文 | 中国名著之旅 | 20*景阳冈(《水浒传》施耐庵) | 2 |
十一 | | 21*猴王出世(《西游记》吴承恩 | 2 |
| | 口语交际·习作五 | 3 |
| | 回顾拓展、日积月累五 | 1 |
十二 | 5月6日—10日 | 综合性学习 走进信息世界 |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6 |
| 5月13日—17日 |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 6 |
十三 | 5月20日—24日 | 第 七 组 课 文 | 作家笔下的人 | 22、人物描写一组 | 2 |
| | 23*刷子李 | 1 |
| | 24*金钱的魔力 | 2 |
| | 口语交际·习作七 | 3 |
| | 回顾拓展、日积月累七 | 1 |
| | 单元检测七及讲评 | 3 |
十四 | 5月27—5月30日 | 第 八 组 课 文 | 异域 风情 | 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 2 |
| | 26、威尼斯的小艇(马克吐温 | 2 |
| | 27*与象共舞(赵丽宏) | 1 |
| | 28*彩色的非洲(彭仁) | 1 |
| 6月3日—6月7日 | 口语交际·习作八 | 3 |
| | 回顾拓展、日积月累八 | 1 |
| | 单元检测八及讲评 | 3 |
期末复习备考:6月10日—6月28日(县级学年考试时间预计6月28日左右) |
选 读 课 文(可根据教学实情酌情安排教学时间) |
| | | | 1、拉萨古城 | |
| | | | 2、故事两则 | |
| | | | 3、一件运动衫 | |
| | | | 4、丰碑 | |
| | | | 5、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 |
| | | | 6、我们家的男子汉 | |
| | | | 7、孔明智退司马懿 | |
| | | | 8、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 |
| | | | 9、我的一个强大的祖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