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16-07-14 16:16:20 投稿:yyxinxin 二年级教师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2017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师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学工作,2016-2017新学年开始,21世纪教育网提供2016-2017小学1-6年级各科最新教师教学计划,供老师们参考学习!更多2017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请关注21世纪教育网计划总结频道!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班级是二年级3班和4班,3班54人,4班53人,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角的初步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和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习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应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向取得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本本子;还有时投给学生一缕赞许的目光,伸手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
  3、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4、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5课时)
  (一)、长度单位(6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5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4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