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三年(5)班有学生43人,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们都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 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于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仍有个别学生的行为较为散漫,听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甚至有不做作业的行为。在本学期中必须进行积极引导。本班优秀学生数不多,差生的面较广。在这两个层次上需要今后赋予更多的爱心,并加强辅导。
优秀生名单:彭雅洁、谢昊、宋茜、张的、刘增强、刘可、李晨璐、刘睿哲
希望生名单:许俊豪、邹飞、欧阳豪、谢京玉、姜莹、肖鹏、邱凯、左琦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课中与课后,能不乱扔垃圾,能做到把课中产生的垃圾及时丢入垃圾筒中,并且能每天清理桌子和书包里面的垃圾。
教学重点:
1、学会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并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
3、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4、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
2、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本册实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1、计算教学方面: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我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
2、量与计量的教学: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首先,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现实的活动进行感受,获得体验。其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有关量与计量知识应用的感性经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毫米、分米和千米的认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学中要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利用实验教材丰富多采的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学习素材,注意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册实验教材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1)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3)反映学生的生活内容,提高数学教科书的趣味性。
此外,由于三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直观教学,因此应制作和收集一些教具和学具,如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卷尺和测绳、七巧板、钟面、转盘。还要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进度安排:
教 学 进 度
周次
起讫
时间
内 容(课题)
课时
训 练 重 点
1
9.1
至
9.6
1.1 毫米的认识
1.2 分米的认识
2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2
9.7
至
9.13
1.3 千米的认识
1.4 千米和米的换算
1.5 吨的认识
3
1、认识分米、千米和吨,建立1分米、
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选择单位。
3
9.14
至
9.20
1.6 吨和千克的换算
2.1两位数和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2 三位数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3 解决问题
4
1、会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2、会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4
9.21
至
9.27
2.4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5 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2.6 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减法
2.7 加法的验算
4
1、会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2、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5
9.28
至
10.4
国庆放假
6
10.5
至
10.11
2.8 减法的验算
2.9 整理与复习
3.1 四边形
3.2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4
1、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2、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四边形。
7
10.12
至
10.18
3.3 平行四边形
3.4 正方形的周长
3.5 长方形的周长
3.6 估计
4
1、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8
10.19
至
10.25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4.1 除法竖式的意义
4.2 有余数的除法
4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9
10.26
至
11.1
4.3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4.4 解决实际问题
4.5 有余数除法应用的练习
5.1 秒的认识
4
1、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0
11.2
至
11.8
5.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5.3 综合练习
5.4 填一填、说一说
期中检测
4
1、认识时、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11
11.9
至
11.15
6.1 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方法
6.2 乘法的估算
6.4 口算乘法的练习
6.5 不进位乘法笔算
4
1、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12
11.16
至11.22
6.6 不连续进位乘法笔算
6.7 连续进位的乘法笔算
6.8 多次进位的乘法笔算
6.9 乘法笔算的练习
4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3
11.23
至
11.29
6.10 0 的乘法
6.11 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
6.12 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
4
1、学会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14
11.30
至
12.6
6.13 练习
6.14 整理与复习
4
1、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5
12.7
至
12.13
7.1 几分之一
7.2 几分之几
7.3 练习
7.4 分数的简单计算
4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16
12.14
至
12.20
7.5 综合练习
8.1 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8.2 多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8.3 综合练习
4
1、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验事件的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及多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17
12.21
至
12.27
8.4 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8.5 简单的排列
8.6 简单的组合
8.7 实践活动——掷一掷
4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18
12.28
至
1.3
总复习
9.1 “万以内的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9.2 “多位数乘一位数”
9.3 “四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
4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9
1.4
至
1.10
9.4 “时、分、秒” “千米和吨”
综合检测与分析(一)
综合检测与分析(二)
4
20
1.11
至
1.19
期末考试
七、个人业务学习:
1、积极认真参加市、区、校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每次学习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周坚持写好教学随笔。
2、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积极阅读各类教学杂志,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积极投入数学教研教改,认真撰写学科论文。
4、积极制作课件、教具,努力提高自身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效率。
5、积极外出听课与学习,与时俱进。
八、培优补差: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潜能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坚持“好潜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优化备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 做好培优补潜工作。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精编习题,习题设计注意: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引导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5、布置好习题,注意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九、教研专题和教研课
教研专题:小学生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研究方案
教研课:可能性 第16周
十、实践活动:
第三周:生活中的数学:测量
第八周:探究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第十周:和时间赛跑
第十六周:可能性
第十八周:掷一掷
十一、评价工作安排: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采用考试,动手操作,数学口头表达、撰写数学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小组实践活动等多种方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