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阅读附答案

时间:2018-07-10 11:26:38 投稿:yyxinxin 现代文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施一公: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

施一公: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阅读附答案

2008年2月,在众人不解的眼光中,40岁的施一公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执教的职务,放

弃优厚的待遇,从美国全职回到中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

学研究院副院长。

施一公的名字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父母亲给他取名“一公”,就是一心为公的意思。施一

公说,当时做出回国决定,实际上只用了一个晚上。2008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对他

说:“清华急需人才,希望一公回国。”第二天,施一公就回复说,决定回国。

《纽约时报》曾这样报道施一公的回归:“施一公和其他顶尖科学家的回归是一种信号,中国

在拉近和发达国家科技鸿沟的时间上,比许多专家预期得要快。”如今,施一公和他的同事们,以

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科研成果,让这个预言变成了现实。

2015年8月21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连续在线发表两篇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中国科

学家研究“剪接体”的论文,并首次报道了分辨率高达3.6埃的“剪接体”分子结构。著名癌症生

物学家、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院讲席教授王小凡评价说,“我个人相信,施一公取得的这项成就

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

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人类曾经花了很大气力鉴定老

年痴呆症的起因,终于找到γ一分泌酶是最重要的“罪魁祸首”,可一直以来的结构研究却屡屡

碰壁。获得γ-分泌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已成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早在2004年,还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施一公,就把目光锁定了这个结构生物学制高点,但研

究却始终停留在初级阶段。

施一公回国后,迅速组建起实验团队,也把攻克这个世界级难题的梦想带回了清华。这个

团队除导师施一公外,完全由年轻博士生组成。27岁的年轻博士生马丹和26岁的卢培龙是夫

妻,他们俩和远在伦敦求学的好友清华毕业生白晓晨一起,共同组成最核心的力量,此外,还有

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谢田、闫创业、孙林峰、杨光辉、赵燕雨和周瑞。

在新闻发布会上,施一公言简意赅地介绍完重大成果,骄傲地把在场的所有团队成员一一

介绍给媒体。这是比这个世界级的研究成果更让他珍视的“作品”,“我毫不怀疑这些年轻的学

生大多数会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如今,面对众多赞誉之声,每一位成员都在强调团队的意义,“科学研究从来不是单打独斗,

协同创新才能有大的突破。”

施一公总是向学生强调从事基础研究应有的担当,“全世界都在为科学研究争分夺秒。基

础研究是一个国家腾飞的引擎,科学发展这么快,你在科学上的作为在哪里?你对国家的贡献

又在哪里?”

虽然身兼数职,事务繁忙,施一公在正常的科研和带研究生之外,他还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每年将近100个课时。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他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在研究上施一公喜欢有个性的学生。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课堂上,他总是尽力启发学生的

思维,希望学生挑战他的推理,鼓励学生与他争论,多次公开反对对所谓学术权威或权威思想的

迷信。每次学生跟他有不同意见时,他更会刻意表扬学生!

多少年来,他一直为教育学生的方式自豪,在他看来:“我们现在开始在大学中大力提倡拔

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不从基础上改变鼓励‘乖孩子’的教育习惯,就很难持续大规模地培养

出拔尖创新的人才。”

施一公曾说,“相比院士二字,我更喜欢别人称我为老师,这是莫大的尊称。”他正是这样一

位谦恭而伟岸的师者,激励那些年轻而积极向上的灵魂夜以继日的拼搏,终于让“白手起家”的

中国科学家领跑全球。

如今的他,尽管已经站在了全世界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制高点上,却仍然时刻保持着拼搏的

警醒和担当。

“不能只把眼光盯在现在的成功上。别忘了,中国的整体创新力还只排在世界20多名。要

是在所有的科研领域都能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那我们的国家就真的不得了了。”

(摘编自201 6年2月《中国人物传记》修新羽《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

相关链接:

①我们为什么来大学呢?我以为,是学做人。做人并不是一定要做我们觉得可望不可及的

英雄模范,更不是要学八面玲珑会做人的那个“做人”,我觉得是学做一个健全的、有自信的、尊

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大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

(施一公《大学的意义》)

②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是一条真

理。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

(施一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纽约时报》曾预言,施一公等顶尖科学家的回归,意味着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科

技差距将迅速缩短。

B.施一公总是向学生强调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基础研究是国家腾飞的核心,

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C.在科研和教学领域,施一公总是希望学生挑战他的推理,开展学术争鸣,他也多次公开

批评学术权威和权威思想。

D.相比院士的称号,施一公更喜欢别人称他为老师,主要凸显了他激励年轻而积极向上的

学子努力拼搏的高尚人格。

5.施一公教育学生的方式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6.已经站在世界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制高点上的施一公,却仍然时刻保持着拼搏的警醒和担当。

施一公的“担当”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4.B(A项原文中说的是“中国在拉近和发达国家科技鸿沟的时间上,比许多专家预期得要快”,并非指“中国与

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科技差距将迅速缩短”。C项原文中说的是“多次公开反对对所谓学术权威或权威思想

的迷信”,并非公开批评学术权威和权威思想。D项分析不全面,“相比院士的称号,施一公更喜欢别人称他

为老师”,更表现了他谦恭而伟岸的人格。)

5.①亲自执教,传授知识;②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③有意保护学生的个性;④鼓励学生创新;⑤强调付

出大量的时间。(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4分)

6.“担当”体现在:①有爱国情怀,放弃优厚的待遇,从美国全职回国,受聘清华;②勇于挑战,组建实验团队,敢

于攻克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③有战略眼光,强调从事基础研究应有的担当,鼓励学生在科

学上有所作为;④重视培养人才,认为明确大学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健全自信、尊重别人、有社会责任感的

人。(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