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天水在瓶 宗璞
父亲(冯友兰)最后的日子,是艰辛的,也是辉煌的。他逃脱了政治旋涡的泥沼,他可以相当自由地思想了。1980年,他开始从头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大书。当时他已是85岁高龄。除短暂的社会活动,他每天上午都在书房度过。他的头脑便是一个图书馆,他的视力很可怜,眼前的人也看不清,可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在他头脑里十分清楚,那是他一辈子思索的结果。哲学是他一生的依据。
像父亲那样出生在19世纪末的一代人,分布在各个学科,创造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新文化。不管在哪一学科,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热爱祖国,要使自己的国家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父亲的哲学也不是空谈哲理,也不是书斋里的机锋,他要阐旧邦以辅新命,就是要汲取中国文化的精华,作为建设新国家的营养,永远关心着国家、民族的命运,这就是他的所以迹。经过多少折腾、磨难,初衷不改,他的最后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一页,仍写着张载的那几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仍然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父亲最后10年的生命,化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书。学者们认为这部书对论点、材料的融会贯通超过了三十年代的两卷本,又对玄学,佛学、道学,对曾国藩和太平天国的看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有的朋友来看望,感到老人很累,父亲微叹道:我确实很累,可是我并不以为苦,我是欲罢不能。
是的,他并不以写这部书为苦,他形容自己像老牛反刍一样,细细咀嚼储存的草料。他也在细细咀嚼原有的知识储备,用来创造。这里面自有一种乐趣。父亲著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做卡片,曾有外国朋友问,在昆明时,各种设备差,图书难得,你到哪里找资料?父亲回答:我写书,不需要很多资料,一切都在我的头脑中。
更重要的是他的专注,他的执著,他的不可更改的深情。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中不能行走,不能站立,起居需人帮助,甚至咀嚼困难。不能行走也罢,不能进食也罢,都阻档不了他的哲学思考。一次,因心脏病发作,我们用急救车送他去医院,他躺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地说:现在有病要治,是因为书没有写完,等书写完了,有病就不必治了。
父亲久病后,总让人想到风烛残年这几个字,烛火在风中摇曳,可以随时熄灭,但父亲的精神之火却是不会熄灭的。他是那样顽强、坚韧,那样丰富,他不烧干自己决不甘心。
父亲那一代人责任感太强了。他们无暇逍遥。其实父亲心底是赞成孔子吾与点也那一句话的。曾点说,他的愿望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父亲是欣赏这种境界的。
很多年以前,父亲为我写了一幅字,写的是龚定庵的诗: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蓄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后来父亲又为我和外子作过一首诗:七字堪为座右铭,莫抛心力贸才名。乐章奏到休止符,此时无声胜有声。父亲深知任何事都要用心血做成,谆谆教海,不要为一点轻易取得的浮名得意,在寂静中也许会有更好的音乐。想到这些常觉得是父亲坐在那里,以手向上一指向下一指,在沉默中,让人想到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诗句。可是那涵义,那境界,有谁领会。 (选自《冯友兰: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删节)
〔注〕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中国著名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冯友兰先生具有出世的行为,他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以天下为己任;但是他又有入世的思想,他甘于寂寞,从没沉迷于名利,而是视富贵如浮云。
B.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诗在文中指父亲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超然境界,此语旨在表现父亲高尚的人格及其精神境界。
C.这篇传记主要从父亲晚年着笔,通过引用父亲自己的话和古诗文去刻画父亲,行文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D.晚年父亲的视力很可怜,眼前的人也看不清,实际上他已感到很累很苦,但他的精神之火却不会熄灭。他努力地践行着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念。
(2)这篇回忆录多处引用了父亲的话,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效果,试举一例分析。(4分)
(3)从全文看,作者主要从哪三方面来叙写父亲冯友兰?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 B、C(A.出世与入世两处弄错。D.他感觉累但没觉得苦。)
(2)文中多处引用了父亲的话,这些引用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品质和精神境界,丰富了父亲的形象,增强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给人以可信感。如:引用父亲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一页写着的话,表现了父亲一生矢志钻研学问,但又不空谈理论,而是为国为民立志学以致用心系天下的境界。
(3)①学术成就方面: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成就卓著,生命最后10年完成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②治学精神方面:对事业孜孜以求,专注执著,顽强坚韧,至死不渝。③思想境界方面:热爱祖国,心系国家、民族命运;敢于担当,贵任感强;淡泊名利。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