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导读议点练”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论背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一)高中英语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学习及运用英语语言的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旨在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汲取世界文化精华、传播中华文化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为他们未来继续学习英语或选择就业提供更多机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鉴赏能力,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更好的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
(二)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
1.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构建高中英语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在有机衔接初中学段英语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必修课程为所有高中学生搭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基础,使其形成必要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他们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构筑发展平台。必修课程的内容与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基础性特点。同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遵循多样性和选择性原则,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学习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不同需求,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
3.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教师应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4.完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应聚焦并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及发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重视评价的促学作用,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要素,引导学生学会监控和调整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
5.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丰高英语课程学习资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信息化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科学地组织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重视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及时了解和跟进科技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选择恰当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确保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三)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
2.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3. 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4.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高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四)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于课程的总目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发展以三个水平划分,水平描述参见“附录1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本学段英语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四项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
语言能力目标: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在常见的具体语境中整合性地运用已有语言知识,理解口头和书面语篇所表达的意义,识别其恰当表意所采用的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文化意识目标: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思维品质目标: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习能力目标: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逐步提高使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二、新时代新课标下对于“导读议点练”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反思
“导读议点练”教学方法从提出到如今虽已经七年多的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以生为本的理念仍是符合新课程发展的理念的。随着信息化社会和新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要做出与时俱进的实践调整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在“导读议点练”教学方法的教学应用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听说读看写”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着重渗透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信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确立新型的师生观,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转变“课堂中学英语”为“生活中学英语”。
语言来源于生活,英语是一门语言,因此,英语来源于生活,又务必回归于和生活,语言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性和灵性。语言强调“communication
创设“我要学”的课堂环境
要发挥能动作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思维,把教材资料激活起来,还原为生活的交际现实,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际中,体验、领会、接收教材带给的信息,语言强调“language
让课堂更加信息化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学生在某些领域拥有的信息量,极有可能超过教师,因此,师生合作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更是对古训“教学相长”的新发展。例如教一个新单词或新句子前,有些学生己透过其它途径提前接触到,我就先请学生读,当确认他的发音准确无误后,他就可模仿我平日新授方法,使其它学生学会这个单词或句子。这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精神,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也能开拓教师的思路。
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提升个人魅力和教学感染力。要灵活运用教材,活化教材资料。教无定法,教师要活化教学手段,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来辅助教学,提升课堂趣味性。教师要坚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知识融汇贯通,不断更新自己教学的知识库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