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岁月沉香

时间:2019-03-29 15:32:45 投稿:yyxinxin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行者无疆,岁月沉香

——读《文化苦旅》有感

合肥七中高三(8)班 李心怡

我梦见你,是在白露横江的秋夜里。

穿过千古的路途,低吟着“永恒异乡人的召唤”。咻地一声,便点燃了岁月的沉香屑,弥漫开欲说还休的惆怅。

曾经,我不认识你。更不曾在意过书橱角落里这三百五十余页的文集。我那太过年轻的心还读不懂什么是文化,又为什么要苦旅。

今日,薄暮冥冥。我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遍遍地读你的《文化苦旅》。心灵的底片便被洇染上一层薄薄的暮色。绯红,浅红,深红,暗红……最终定格成浓厚的黑。

远去的风华

总是在这样一个时候,一面断壁,一块残砖,都能激荡起灵魂深处的记忆。一声华夏,喷薄的血液就可以凝聚成诗篇。

此刻,你的足音正姗姗向我走来,走进寒露沾湿的今夜,走向我阅读的今夜。

第一个遇见的,是敦煌。走近这座著名的废墟,一抬头,便已满眼眼泪。这哪里是死了千年的历史,分明就是活了千年的生命。每一部典籍都是一曲鲜为人知的史诗,每一尊雕像都有着脉搏与呼吸。风华绝代的千年旧梦,落日熔金的历史华章,在这遥远的大漠里被埋藏了千年。千年!千年!却被一个无知的道士变卖了出去。敦煌哭了,在历史的角落里哭了。彩陶,塑像,碎瓷,一张张惨白的脸像是被刮破的墙壁,依稀发出了深深叹息,却又被人间疾风吹散。

眼前是如血的一片鲜红,这是敦煌泣血的语言。有时候,时光实在是太残忍,叫人不忍注视,只能狠狠地闭上眼睛。

也许悲剧,本身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于是,在这里,或者那里,有着星星点点的痕迹,等着你去看,去听,去凭吊。站在敦煌,你看见了什么,是那远去的风华,又抑或是那些逝去的辉煌。

“我想站在人群外远远地看它一眼就走,然后用怀念的眼神追溯这里曾经的惊艳。”已然消逝的东西,不等于永远消失。因为它们是那一个时代的记忆,关于华夏的记忆。需要被怀念,需要被记得。

诗意且留下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我夹在时光的洪流中兜兜转转,就像是一叶扁舟。我渴望着在阳光斜照下的一个金色的早晨,寻觅到一个简单到纯粹的地方,满足我内心到乡翻似烂柯人式的向往。

追溯着余秋雨的脚步,我寻到了,江南。

江南像慈爱的老祖母张开自己的双臂接待每一个漂泊者。中国文人太柔弱,入世之后受挫的太多,希冀于选择一种最佳的潜隐方式,呼唤自己心中的诗意。显赫相对的是常态,官场相对的是平民,于是,他们便躲在纷纷繁繁的江南小镇之中。是古人的话:大隐隐于市。中国文人呼唤的诗意,不是把所有的生活都整饰成凡尔赛宫一般,那样君临天下的气势实在不适合用来对待江南。他们都是把自己的虔诚与生命融入在江南的山水中,当然饱含着同样的虔诚和热爱。

的确,爱上一个地方是会和爱上一个一个人一样,想起他时,心里便涌动起暗香浮云般的温暖,让你轻轻念,天涯海角,莫失莫忘。

我恍然记起你的话,栖息江南,这是一种宗教性的人生哲学的生态意象。庸常的忙碌中很容易把这种生活哲学淡忘,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它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诱惑让人渴念。

对于我们这些被称为都市人的群体,这仿佛是一种近乎老庄的人生哲学,宁可宁静无为,也不要为了一朝的焦灼而冲动,你看江南,水依旧慢慢流,橹依旧慢慢摇,只是不曾摇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苦旅未止

漂泊的旅程,每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我一直随着你的脚步,行在苦旅中。

下一站会是哪里?云南,还是闽南?其实这并不重要。我们生于行走,行走间便铭记住了远去的风华;我们活于行走,行走间我们便重归了诗意。我相信行者无疆,我相信岁月沉香,我想我终于了解文化苦旅的深意。文化苦旅呵,这四个字的正面是岁月的沉香,可背面却是华夏实木空镂的沧桑。

今夜,合上书,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自己是一匹野马,跑遍了华夏大地所有莽莽苍苍的存在,身后满是浅浅深深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