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第三中学 戴涛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倍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奸雄”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无论“奸雄”也好,“英雄”也罢,能称上一个“雄”字那必定有过人之处。
政治眼光独到
在当时豪杰并出群雄割据的年代,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建立魏室集团,并非偶然。除了他手下猛将如云,更要靠他远大的政治眼光。曹操懂得民心的向背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曹操在收买人心的本领也很有一手。
在兵伐张绣时,曾下令“践踏麦田者皆斩”但是曹操的坐骑突然受到了惊吓,踩坏了麦田。自己下令却自己犯法,这必定十分尴尬。对于常人一定会抵赖,但他是曹操,他却拔剑上演了一场“自刎”的闹剧。他自己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要自刎,众将必定将要阻拦,众人请求,自己才有
机会下这个台阶。果不其然,当他将拔剑自刎时,众将为其请罪还搬出“法不加尊”的话来。随后曹操“割发权代首”使这场自刎闹剧收场。曹操并不在乎“皇帝”的称号更注重实权,他牢牢地控制汉献帝,不让他掌权。以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心理战术妙用
曹操与马超打仗,久攻不下,于是曹操请马超的叔父韩遂阵前叙旧。随后又给韩遂一封故意抹过的信,让马超误会是韩遂改的,马超起疑。第二日两军阵前,曹洪传话“丞相托将军之言,切莫有误”。说完便退回阵中,马超大怒,不由韩遂解释,二人反目成仇。马超自然不战而败,曹操
左手渔翁之利。
曹操害怕被别人行刺。对人常说“吾梦中好杀人”。一日,一位好心的侍者替曹操盖被。曹操“梦中”一跃而起,拔剑杀死侍者,倒头便睡,第二日清晨起床见倒着的侍者,说道:“何人杀吾近侍?”故弄玄虚,迷惑人心。
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大家自有定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虽然夕阳已经落下了,但它的光芒却一定会被刻于青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