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有感——让青春之鸟飞翔
合肥市百花中学高三(6)班 陈一冰
指导教师:董玉明
家,对于不同的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自古以来,许多经典诗句都是思家颂家的,如家是王维《杂诗》中:“来日绮床前,寒梅着花末”的那朵寒梅;家是马致远《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家是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夜半歌声。困顿时,家是寻找慰藉和温暖的地方;富裕时,家更是你精神物质上的享受。家,不是财富堆砌起来的空间,它一定包含着情,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但读了巴金笔下的《家》后,却让我对于“家”的含义有了不同的理解。
家的开篇,便是一片茫茫的大雪,飘飞如絮,也许是雪的冷酷让巴金茫然了。年轻的人是养在金笼里的雏鸟,大了,也倦了。常常撞笼子想飞出去,却不想这样做反被束的更紧,真的逃脱了,却又感受了外面风雪的可怕。
可家不也是更可怕吗?每日对着一群喜怒无常的人,强硬的干涉你的一切,让你没有一点自由。《家》文字中的悲切伤感,无奈之情也让我们嗟叹。多少如花的生命在这个苍凉的世界飘逝了?只有眼泪与挣扎飘散在这个阴冷的家,这个没有一丝生气的家!
巴金在《家》中了写了三个迷茫的青年,觉新、觉民和觉慧三兄弟,他们成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囚禁在一潭死水的家里,却渴望着真正的自由。
自由是需要争取的,然而三兄弟的不同性格使他们的命运有了不同的结局。相比而言,我颇喜欢觉慧。
老舍眼中的觉慧“是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来一点新鲜的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起来了。”
诚然,觉慧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想,他看到社会的弊端,旧历年新夜,他救济讨饭小孩,并思考“你以为你这样做,可以使那个孩子一生免掉冻饿吗?......你,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最后蒙住耳朵走进房里,颓然道:“吃醉了,吃醉了。”
即我认为他是勇敢的,他敢于反对旧礼教,与琴争辩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玩龙灯;敢于反对请巫师为高老太爷捉鬼而斥喝家人;敢于挣脱大家族的束缚,最终获得了自由。
相比于觉慧的倔强,觉新在众人眼中则是温和懂事的人。但他内心时常被一股悲痛压得喘不过气来,可他却只能像一个受气包默默忍受着,不知哪一天将会爆发。
是的,自由是需要争取的。从觉民的身上不仅验证了这一点也验证了“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取过来。”我们应像他一样勇敢追求自己所要的东西,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三兄弟的命运是巴金对于封建旧家族无声的控诉。作者要通过《家》为无数的无名牺牲者喊冤,他要从恶魔的爪牙中救出那些失掉青春的青年。他告诉我们怯弱的人必将被时代淘汰,只有与时俱进才是长久之道。因此,我们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一只失去自由的羁鸟,只能眼巴巴的的憧憬外面的蓝天。我们应当积极面对挑战,不断超越自己,造就辉煌,让生活的激流永远荡漾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