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育才中学指导教师 黄玉兵
六载研修,风雨如歌。一路走来,云淡风轻。
当你走得太远时,还能记住来时的路吗?
你还记得那个研修元年吗?
2008年对我而言是值得纪念的美好开局年,书写了我研修史的辉煌:13天内共发表作业13篇、文章33篇、评论224条,挣得390分的关注度。现在想来,我都讶异于那时的执着和勤奋,更惊喜于收获的喜悦和幸福。
但说实话,近两年我对研修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倦怠感,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也对研修不太感冒了,于是议论纷纷,质疑声起:年年研修到底有什么用呢?
面对每年如期举行的远程研修,要想像“天天吃饭”那样自然而然而不是“习惯性地抗拒”,我想得思考一下“研修是什么”的问题。
我不愿在这里探讨研修的学理含义,只想用描述性语言说一说我对研修的认识。
研修是参天古木,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它用心荫护着我们这些小树知识长青,以实现雅斯贝尔斯说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教育本质。
研修是巍巍大山,宝藏丰富、风景秀美。登山用心才能欣赏沿途风景,觅得真经,体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道理。
研修是万里长空,广袤深邃、横无边际。这里空间足够大。“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鸟儿展翅,雄鹰搏击:这是施展的平台。
研修是长路明灯,照亮黑夜、引领你我。没有向导的旅行,是冒险的游戏,你有可能迷失于悬崖峭壁。灯亮着,就有方向,就不会孤独无助。
记得我曾给学生分享过这样的话:对待学习首先是思想态度问题,其次才是能力方法问题。学生学习如是,教师研修又何尝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