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易逝 激情永在

时间:2014-10-20 09:28:43 投稿:lulu0106 培训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流水易逝 激情永在
  烟台市文登第四中学  刘俊丽
  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培训与学科研讨,课程的改革也一直伴随着教学左右,是不是每个老师就是不称职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行,也不完全是。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教育的理念也应是与时俱进的,何况课堂教育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节课都不是完美的,都有提高的空间。这也是我们经常要学习的原因所在。
  谈到英语教学的演变,从毕业最初的“整体教学法”,后来的“情景教学法”,到最近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次次方法的改变,渗透着教育理念的提升。前两年的暑假期间,我们着重了解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各种理念和方法的实施。在此基础上又推广了“四步八环节”-“四步”即出示目标(学习指导)、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合作探究(讲题提高)、自查反馈(当堂训练)。“八环节”即引导、学,测、议,教、查,练、让我们对课堂的教学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今年,我们又学习了21世纪课堂中的评价。刚开始,理论很高深,有点儿摸不着头绪的感觉。经过几天的学习,才豁然开朗。
  面对不断更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花大气力促成的暑期培训,我们需要的是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面对新的形势,最大的困惑是激情不再。就拿平时听课来说。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高效地听课是成长的重要环节。想想刚毕业那年,我,岳丽娟,张丽丽三个新老师都跟着贾典云老师学习。每次上课前,我们三个都要拿着凳子先去听贾老师的课,然后回来再针对具体情况准备我们自己的课。除了听贾老师的课,我们三个还互相听课,半个学期下来,我们每人竟听了60多节课。当时看到有的老师为了应付学校的听课检查而大伤脑筋时,我还觉得很好笑。当时年轻的我们对于听课的节次根本不用凑任务,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现在真是回忆那段充满青春活力的日子。
  弹指间,十几年过去了,不变的是仍然穿梭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的脚步,改变的却是心态和激情。我常常反省自己,每学期,除了组里几名老师的研究课外,我额外又听了几节课呢?即使是听了几节课,又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吗?
  其实,听课既是教研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通过听课,教师间可以进行业务交流,切磋,互动。但听课听什么?如何高效听课呢?通过这次的培训,我知道除了以往的许多观察点,列如针对教师这个观察点,可以观察:教师教学流程的设计推进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明晰;教师的角色是否由“教”自觉地向“学”转移;教师是否“心中有学生”;教师是否关注“弱势群体”;教师是否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点,把生成点演绎成课堂“亮点”。而现在,听课时,还要关注老师是否在课堂上有效进行了评价的体系。这也是我今后自己在课堂上要注意,并为之追求的。
  再者,通过培训,知道了多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了解了大量的术语:如,量规。项目评价。档案等。真是学无止境。
  年华易逝,岁月更替,但既然走上了教学的路,就应满怀激情地面对不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