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第四中学 齐芳军
再过两天,就是“处暑”了,这两天的天气也逐渐有了秋天的味道。我们的研修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两天老师们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21世纪的课程评价与我们到底有多远?下面请看我校老师们给出的答案--
1.山东省临沂第四中学孙国英发表于2013年08月21日 09:32
课堂评价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的教育生涯,但和我们现在的要求不一样,时代在进步,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课堂评价现在提倡过程性评价。
2.临沂第四中学李梅发表于2013年08月21日 09:05
21世纪课堂评价其实离我们不远,我们是21世纪的人,怎么可能远离21世纪的课堂评价呢?这一套体系可以学习,但是不能妄自菲薄,这一套体系由其科学或者有用的部分,但是我们不能用这一个帽子随意扣老师,更不能作为一条杠杠把老师限制死。批判的吸收,自信的借鉴。
3.临沂第四中学丁玉艳发表于2013年08月20日 21:53
21世纪的课堂评价离我们并不远。我们身处21世纪,教学评价不能脱离时代的特点。这样的评价机制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真正发展,并且让学生受益终生。
4.临沂第四中学蒋煜系发表于2013年08月20日 19:09
远非远也,近非近也,似在天涯海角,又似在近在咫尺,无意中已用,有意中又似乎远得很。总之,不能简单的用近和远来形容,不能强求而为之,自然最好。
5.组长李杰发表于2013年08月20日 16:16
不遥远,创造力、自主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社会的和跨文化技能这些无不贯穿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啊。而且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我们国家在教育体制上要和国际接轨,现学生的评价机制也应该改变,评价模式方式方法要多样化。我希望将来的学生都能在某方面得到认可,在某方面取得成就。
6.指导教师王建芹发表于2013年08月21日 15:25
我们就站在21世纪,每位教师都在学习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所以,21世纪的教师就在你我身边,21世纪的教师就是你和我,你和他。只有从现实才能走向未来。
浏览完老师们对这个话题真知灼见,或许我们心里已经对此有了粗浅的认知。但究竟什么样的评价才是最适合我们的评价呢?或许研修组长陈长青在他的随笔感言中的见解给我们一个有益启示--
做了,没有说法,终究不会持久。
评了,不到位,终究起不了作用。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这是导向问题,对事业作用至关重要。同理,评价对老师,对学生亦然。21世纪的课堂评价,更重要的是着眼学生的评价,对老师的评价不多。记得李希贵写过一本书《学生第二》,那么谁是第一呢?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老师第一地位的幸福与享受,学生又谈何有真正的第一地位。换言之,我们为什么不多做些评价老师的工作呢?学生可以多元评价,老师为什么就没有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没有谁是一无是处的。放错地方的黄金,很多,放对了,价值便大放异彩。
今天,我们看到的评价课程,来自国外的案例,来自大都市的解读,我们山东能否实现实事求是的衔接呢?国外的教育体制和我们不同,大上海的做法,我们也不是可以照搬。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在哪里?其实就在我们老师们的心里。夏丏尊曾说,教育没有爱,就如池塘里没有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是至理名言。同样,在现在的学生变得个性又顽劣的今天,耐心,同样也是教育。没有耐心,便无教育。
于是,我在想,带着爱心和耐心,从人最本真的人性出发,去评价学生,这不失为最佳的21世纪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