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一中高三级部资深“老”教师的研修之途
今天早晨七点多钟张志勇厅长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张志勇:“天天吃饭”与“年年研修”--2013年远程研修记事之六》。他说:“省项目办给我起草的讲话提纲中谈到今年高中教师远程研修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时有这样一段话:‘今年是高中研修第六年,管理、专家、教师普遍存在对远程研修的疲惫心态。’”
看了这段话让我立刻想到身边正在研修的同事们,夏日炎炎,昨天开始的培训让大家伙自然不免对假期里的研修习惯性地予以抱怨,可嘴上饶舌几句,真到了级部安排的集中培训点,看到今年高中教师远程研修课程是intel未来教育专题课程--21世纪课堂评价。大家真心觉得是个相当实用的小微式的学习主题,于是看课、学习、讨论、评论、写作业,忙活得热火朝天。张厅长说得好,天天吃饭,年年研修,吃饭是种生理需求,不会疲惫,但仍然要饭做得对胃口才让吃饭变得更加有吸引力。研修的主题实在、实用、新鲜、有趣,参与研修的我们才备感夏末日渐清爽的凉风习习。
特别让人注意的是培训的“老”教师们。关于评价的目标与方式,资深“老”同志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更了解在如今的高考制度之下怎样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们以鼓励的形成性的评价,可谓“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都多”,那么他们还会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这次研修呢?
“老”教师李老师,不断跟身边的年轻老师发问:这个怎么下载?这个怎么用?
资深的语文教师邵老师也向身边的同事说着:我打字太慢了,你来帮我看看这个。
翟老师来得最早走得最迟,作业修了改,改了又琢磨。
这样勤学、这样不耻下问让所有年轻一些的同事们汗颜。是啊,我们早该发现“老”教师们一路走来,从来不是走重复的路,从来不上重复的课,他们一直这样敬业这样好学,一直把每一座桥当做必经的路途踏踏实实在走。这是心态的力量,积累的奇迹。
如果我们都拥有“老”教师们对待工作的一贯激情和热衷,习惯性“疲惫”自然全消,不再抱怨“天天吃饭年年培训”,只会愉悦欣然地“天天学习年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