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外海实验学校
走过暴雨,走过骄阳,研修已经进入了尾声。在济南这个多雨的夏天,研修之路上必然少不了冒雨前进的老师们。在倾盆大雨中,研修的老师自有一番情趣,就像在小河中畅游吧,让我们也学着诗人的情怀,“撑一支长篙”,沿路欣赏风景这边独好的研修美景。今天,2013年7月27日,一个晴朗的天气。今天,研修的第五天,外海的老师们在研修的学海中,在窗外知了的伴奏下,继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继续去感受教育的无限魔力。
语文组经过了专题一、二的学习、消化和感悟,老师们对于学习与教学和生本高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专题三的磨课中,我们学习了毕老师和辛老师对《去年的树》的同课异构,让我们感受到了异曲同工之妙。在李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也确定了自己的校本磨课计划。今天的专题四,我们继续在专家的指引下,观摩《桥》这一课例的打磨。
数学组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专题八《乘法分配律》,在这一专题中重点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思想,如何将模型思想从理念渗透到课堂,如何在教学中建立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学习。在专家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对这一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在这一专题课例中第一次出现了“同课异构”的授课,两位老师针对同一内容分别进行备课和打磨,在多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在不同的课堂下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达到了共赢、共享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开始有所涉及并逐步实践的方面,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队“同课异构”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虽然磨课计划已经定制好,研讨我们教师不能在网上参与,但是这一点没有影响我们参与的热情,在教室里老师们针对网上专家和指导教师的发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大家谈论的如火如荼。
在这几天的研修学习中,老师们将学习渗透到了假期的生活中,越深入越热爱学习,刚刚参加工作不就的孙萍老师还在随笔感言中长创作了一首小诗,虽然我们是数学老师,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队研修的热情。
面对研修,外海英语组积极响应,研修学习了然成风。大家都珍惜这次充电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精神投入到研修中。浏览作业,点评随笔,发表感言,回答问题,在线研讨,聆听众多专家、学者乃至学术界权威人士的讲解,倾听他们对语境设计的理解,感受着百家争鸣。
“三人行,必有吾师”。在专家以及各位教师的发言里,大家汲取营养,静静品味。在对学习优势,教学支架以及今天的语境设计的话题讨论中,仔细琢磨认真思考。每一回浏览,每一次阅读,都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交流,令人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在这花红柳绿的七月,我们静下心来,在研修中欣赏到了教学理论的无限风光,品尝到了思考交流的智慧成果。真可谓:乐在其中!妙不可言!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