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东方国际学校 孙秀梅
作为当前教师培训中最具生命活力的手段--远程研修,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渠道。推进远程研修,让它与教师专业成长“联姻”:抛一块砖,引出无数之玉;搭一架梯,与专家接触零距离;引一股泉,走进反思佳境;搭一座台,构建学习共同体。让远程研修成为教师探讨问题、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基地,对促进教师自身教育生命的成长大有裨益。
抛一块砖,引出无数之玉。
远程研修平台,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专家的教诲使我们如沐春风,课程团队老师们的辛勤汗水似久旱甘霖,滋润着学员们的心田。真正的感谢远程研修,使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磨炼。自从参加网络远程研修以来,我在主题单元设计、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经历了由懵懂迷茫到逐渐清晰的一个历程。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专家们精辟的讲座,使我再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学会理性和冷静地处理方式。以往组织一次大型的教研活动,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没有合适的平台来拓展,那么随着活动的戛然而止其精髓也得不到落实和发扬。如何填补这个空缺呢?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依托远程研修平台,开展网络教研。
依托远程研修平台,组织者可以抛砖引玉,对教研进行深度引领,包括对课改难题的探讨,教学问题的深究,实践经验的总结,都需要过程,需要连续,需要专家与教师多次互动交流。以前教研活动,没有广泛参与和过程连续,难以对教学行为追踪指导,因此很难深入。远程研修则弥补了传统教研活动的不足,具备对教学深度引领的基本条件。做到及时交流、追踪问题、在线研讨、共建资源、共享成果,从而推进教研的全面深入。
搭一架梯,与专家接触零距离。
人要善于学习才会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教师的专业知识得以提升,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熟,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城市之间的教师们都可以凭借远程研修这个平台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技巧的相互交流。让原本闭塞的闭门造车般的教学方法设计有了更多的参照,给教师提升带来机遇。让教师有学习的机会,有学习的参照。
如此说来,远程研修给教师搭了一架梯,能帮助教师摆脱凭个体狭隘经验进行学习和工作的状态,实现教师从独学无友到自主开放、与专家接触零距离的学习状态的转变。
引一股泉,走进反思佳境。
叶澜教授说过:“如果一个老师写教案写一辈子不见得成为名师,但是写反思写三年就大有可能成为名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这里,我主要想说说课后反思,一堂课不是下课铃响便结束,而是要反思。研修中的视频、教学实录后有大家的磨课,讨论,更有老师的自我反思。这些告诉我,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课堂,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每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思路、方法,学生容易不容易接受等等。反思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在以后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常思常想,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素有佳境,反思无止境。远程研修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方式。在这里我们可以“著书立传”,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可以写出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梦想。远程研修以文载道,以教养德,润物无声,是我们教师的温馨家园。
搭一座台,构建学习共同体。
远程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能够分享到专家们的成果、经验,学到最新最前端的教育理念;我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观点和想法,人多力量大,这里汇聚了精彩的理论、见解,颇有百家争鸣之势;而研修中提供的视频和各种信息,更开拓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思想,体现现代科技发展带动的教育的发展。
总之,利用远程研修,让它与教师专业成长“联姻”,是教师理性思维的发展之路,是教师教育生命精髓的提炼之路,是一条通向教育智慧的必经之路,更是一条勤劳的耕耘之路--点种、耕作、间苗、收获、酿造,苦尽甘来,必将春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