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师范附属学校 彭敏
第一天:手忙脚乱
研修第一天,早早的来到学校,开机、按照专题一的引导观看视频、发表评论。
曾琪老师谈到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对我很有启发,正看得津津有味,儿子的老师打来电话--孩子发烧了。和领导请了个假,匆匆去幼儿园接发烧的儿子,正赶上骤然的大雨下得如同我的心情一样匆急。带着孩子回到家,身上已经不知是被雨水还是汗水打湿了……
吃完药,看着熟睡的儿子,突然想起作业还没写,忙打开电脑,在忙活了两个小时终于要收尾时,“啪嗒”停电了,我悲催的想起--我还没存盘!看看黑黑的电脑屏幕,我头一次发现--原来天下一般黑的不只是乌鸦,还有断了电的电脑屏幕们及和我此时一样处境的心情们……
唉,需要重写了……
唉,手忙脚乱的一天哪……
第二天:逐渐适应
儿子经过一夜的照看体温已趋于稳定,吃完饭,匆匆来到学校。来不及感受疲惫,大脑已快速进入自我反思程序,我暗下决心--绝不能再重复昨天的错误!看视频、存盘、发评论、和同事交流讨论、写作业(坚决不忘存盘)……
一切进入正常程序,大脑在飞速旋转,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动,匆忙中偷偷看看其他同事们,清一色地正在思想和文章齐飞,手指和键盘共舞。研修室内的气氛让人感到紧张,而又令人愉悦。
室外夏日炎炎,室内研味浓浓啊……
第三天:渐入佳境
“桃花也红了,心情也好了”,随着孩子体温正常和对研修的紧张节奏的适应,我感到自己越来越轻松的心情,正想借助这高涨的情绪再高歌一声,突然嗅到前方一阵浓浓的火药味。
“课例研究虽然好,但费时较多,有一个好的成熟有效模式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更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
原来是两个老师正针对昨天作业三中对课例研究的思考展开争论,呵呵,我一拱手:“继续继续!”从两位老师身边绕过。
那边,昨日的思考还在延续;这边,今日的讨论已经展开。今天研修的内容是我们更熟悉的关于课例打磨的内容,观看制度计划、备课研讨、执教视频、观课议课后,我和大家一样,投身在热烈的讨论大潮中。集体研讨,总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使我们在研究中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我深深感受到,远程研修,让我们的思考更有深度和厚度了……
第四天:携手共进
“我昨天的随笔被推荐了!”
“我的作业被指导教师推荐了两篇!”
“哈哈,我的作业还有专家推荐的!”
……
携手研修中,“煮酒论英雄”,这是我们每次早晨见面的开心早点,虽然知道其实大家都在努力,指导教师和专家也未必会把足迹洒遍每一个角落,但偶然得到的推荐还是免不了像小孩子一样得意地向别人“晒”一下。无一例外的,都能看到别人故意做出的嫉妒状或懊恼状的表情,这时紧张研修的过程里就会瞬间涌入一种温馨的气息。
昨天和今天,进入了课例研究专题,老师们再不像前两天那样埋头写作业,更多的是互相的指导、学习,激烈的研究、讨论,及之后的思考、再讨论。组内磨课也预备上传,我们组罗组长匆忙的身影在向陀螺进一步进化着……
我们就像回到了那些曾经失去的青春岁月里,像回到了美好的学生时代,携手共进,为共同的追求而努力。
第五天:期待中……
[后记:对于研修大军,我只是沧海一粟,研修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虽然故事的时间、地点、内容不同,但相同的,就是我们都有一颗渴望进步的心和不断求知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