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心学校 肖滋智
研修日记(1) 风雨兼程研修忙
研修第一天,我骑车出门,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大到暴雨,我想趁着现在天还没下,赶紧往学校赶。刚到西外环,豆大的雨点就来了,我连忙穿好雨衣,戴好头盔,在一片雾气蒙蒙中,继续赶路。风雨兼程到学校,照例是开大会,强调安全、纪律等内容。分好地盘,打开微机,研修开始啦。
我是怀着一种渴望、迷惑的心情,因为我这时还不知道这次培训的知识和内容。随着对研修的深入了解,我的心情与之前就截然不同了,渴望学习的激情就来了。
研修平台,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每位学员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在其中,专家的谆谆教诲如春风,课程团队老师们的辛勤汗水似春雨、似清泉滋润着学员们的心田。真正的感谢研修,使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培训,什么是天天收获,时时挂念的培训,也是使我们普通的教师们受益最多的培训。自从参加网络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在研修里,我可以畅所欲言,老师们亲切中肯的点评,视频教程里老师的讲解丝丝入扣,细致入微,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这里学到很多,也有很多感悟,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是我充实自我的加油站。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
我们感受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成长;我们感谢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收获;我们感动研修,我们在研修中幸福……
研修日记(2) 研修就是战略学习
研修第二天,天气晴朗,迎着朝阳我们研修组八点正式开研。昨天看到居然有老师在提问里问了个这样的问题:网络研修有用吗?有个别老师的回答,很肯定说是浪费时间。这个很脑残的问题和答案,让我很生气,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他讲讲研修的重要性,这也作为我今天的日记的主题吧。
喜欢军事的童鞋们都知道,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开国老祖曾经有这样一个精彩的论述:从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术?战略和战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战略是目的、核心和理论;战术是方法、手段和技术;只能针对某一具体事项判定孰是战略孰是战术。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它是战争指导者运用战争力量、战争工具和作战原则与方法,达成制止战争或实现战争目的的谋略和艺术。战术,是进行战斗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战术原则,兵力部署、协同动作、战斗指挥和战斗行动的方法以及各种保障的措施。举个例子吧:美国对待中国,征服世界是战略,压制中国是战术; 压制中国是战略,台湾牵制是战术; 台湾牵制是战略,不统不独是战术。
把这个理论放到我们教学上,放到我们研修上。研修就是让你在战略上站在制高点的必要培训,他能让你把握课改,教改的脉络,从整体上统领教材,应用教材,完成课标的任务。而针对具体的每一节课,研修是对战术的一种指导,他给你展现了完成目标的数种可能,你只要熟悉一种,也会让你事半功倍的。昨天的研修通过聆听专家的谈话,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教育科研的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教研活动的形式方面都获益匪浅。
学习教学的战术,会使你成为一个合格的教书匠,认真研修学习教学的战略,就会给你打开一个通往教育家的大门。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对我们教师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研修就会大有收获。
研修日记(3) 今天你变绿了吗?
研修第三天,稍感劳累,每天至少7个小时坐在微机室的硬板凳上,首先是屁股不舒服,进而老腰有点小感觉。今天一坐下,颈椎也有了些许感觉。身体累,还好坚持,主要是心累啊。有人说,你坐在那看视频,你累啥啊?我这不绞尽脑汁的憋三个小时才挤出了一篇作业,研修组长两分钟内给评阅了,指导教师和专家连看也没看,真失败啊!
那好吧,既然作业已经交完了,就来个轻松点的话题吧。其实研修是一种时尚,连老师们见面打招呼都改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村农民,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最能复原时代风貌的,还是那些深深融合在人们记忆与生活中的“问候语”。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你吃了吗”、“你忙什么”,到九十年代和现在的“你买房了吗”、“你炒股了吗”、“你旅游了吗”等。随着时代的变迁,“问候语”的变化从另外一个侧面真实地见证了老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见面都说:今天你吃了吗?那是饿怕了的后遗症,是人对生理需求的一种体现;今天你炒股了吗?那是想成为万元户的原始动力,是对更高需求的一种追求;现如今,你旅游了吗?是对生活品质提高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而今儿个的研修,问候语也变成了:今天你变绿了吗?这是对教师不断探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最好注解。
今天你变绿了吗?还没呢,昨天下午我还有两个按钮没变绿,回家我那个担心啊,都没睡好觉,一个同事是这样说的。今天你变绿了吗?小意思,中午前一定变绿。
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 我们经常教导学生要勤奋学习,要共同学习,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学无止境,要做到与同仁们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进步,不能浅尝辄止,固步自封,要勇于探索,学有所获!
今天你变绿了吗?
研修日记(4) 克服高原反应你最棒
研修第四天。外面大雨倾盆,真心有点不去吧,跟同事通了一个电话,人家已经在路上。不能输给他。起床洗漱,简单塞上两口吃的,开车上路。雨大路上积水多,小心谨慎慢行,到了常走的那个铁路桥下,积水甚深,不敢冒险,掉头,再转一个路口试试。如此循环往复,赶到学校已经八点二十,签到表领导已收起。真真应了老祖宗的那句话:起了个五更,赶了个晚集。
来晚了,没签上到,还得研修啊。每当研修到这个时候,高原反应就来了。老师们在学习进程中常会遇到这么一个阶段,即学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有的人甚至发生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高原现象”。由于学习者不了解它的规律,极易产生急躁、焦虑,结果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刚开始的时候,各位教师才思泉涌,作业,随笔,感想信手拈来,对研修充满热情,精品产出量那叫一个高啊,奈何研修组长推荐的名额有限,固定的那么几个,看着精心写出的文章无人问津,心里那叫一个悔啊。陆续有好些老师就倦怠了,不再绞尽脑汁搞创作了,这边看着视频,那边就有小动作了。
面对“高原反应”只可智取不可强攻。这里有一个重要方法是降低自己心理预期,提高心理素质。这是考验老师们意志力和耐挫能力的时候了。要有学以致用的心态,认真看每一个视频和课程脚本,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联系,产生共鸣,解决在课堂上那些处理不好的地方,环节,又或者是方法。引起自己的思考了,把以前的疑惑解决了,然后把这些写下来,这就是好的作业,好的随笔。
所以不管现在的研修如何不理想,都要意识到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气馁、不退缩,保持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这样就能够跨越“高原”,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