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莱州市实验小学 王伟伟
炎炎夏日,暴雨滂沱,我们沐浴着研修的洗礼,享受着研修带给我们的礼物。
我:坚守真实
每天,我都非常珍惜坐在电脑前的每一分钟。像蜗牛爬行慢慢领悟,像蜜蜂采蜜默默汲取,像老牛咀嚼式反复品读。我不想让自己的时间在无聊的应付中度过,我总在汲取我认为需要的东西。
抛开功利性,抛开浮华,我始终坚守一份真实。第一天研修,我觉得讲座中的内容比较难以理解,理论性强一些。就反复看,慢慢品味。第二天研修,我看李家栋老师的视频时深感汗颜;再看思路逐渐清晰起来,李老师讲的五个基本步骤我在平时不是也用过吗?可是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深度?反复读脚本资料,感觉到自己对课标、对文本、对学生的研究过于肤浅,每节课的语言训练点也抓的不扎实。第三天研修,我被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深深吸引,完完整整地听了一个上午。两位老师对目标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关注课标,研究学生”的精神;对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让我耳目一新;对朗读的训练更是别具一格,各领风骚。
生本高效课堂研究了几年了,自己还如此浅薄。专家提供的一份份案例,都让我感到如醍醐灌顶。我翻出自己以前写的文章,慢慢地进行比较反思,寻找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就这样,我没有华丽的语言,每天认真地写着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打算。
我想,我们的研修就是一个在学习中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的过程,如果胡乱地剪贴别人的东西,只能是白白的浪费时间。我的真实帮助了我,让自己有了丰厚的收获,让我坚信“平平淡淡才是真”。
她:忍得寂寞
“答滴答滴……”刚放下饭碗,一阵悦耳的铃声传入耳朵,拿起手机,是研修组长于老师的电话,提醒我浏览简报的灯还没有绿。急忙打开电脑,重新翻阅自己的学习记录,果然,一个红灯警示着我的疏忽。认真地阅读每一篇文章,精心打上真诚的评语。灯绿了,我的夜晚研修也开始了。当我完成当天的随笔发上时,已是夜晚10点半左右了。
第二天一早来到学校,于老师早就来了,今天的学习任务早早地发到了群里。我打开我的电脑,深夜的精心评价跃然卷面。于老师说:“这几天眼睛都盯直了。每天一个12点多。白天跟着大家一起学习,晚上才能静下心来深层次地思考研究。”看到于老师疲惫的眼睛,真想说一声感谢。夜晚,成了她的舞台,她忍得寂寞,奉献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执著。
我们:选择挑战
第三天学习完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后,我们进入了选择磨课内容,制定磨课计划阶段。于老师说:“一组准备讲基本课型,那我们就选同课异构吧。”老师们顿时觉得任务一下子重了一倍。但是,在于老师热情的鼓励下,我们感受到选择挑战就是一种成长。我们在观课中学到了新的精神,为什么不实践一下呢?
课由谁上呢?我们组老师几乎都在四十岁以上,从精力到家庭负担都不太乐观。最后,我和大我三岁的刘爱丽老师主动请缨,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接下来的选课也是富有挑战性。我们选择了五年级的《晏子使楚》一文。五年级的这套教材是我们俩没教过的,但我们想在新的学期尝试一下,尝试一下五年级,尝试一下和古文化接轨的内容。
坚守一份真实,忍得许多寂寞,选择一种挑战,在研中学习,在修中提升,我们珍惜这一份份美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