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五莲县石场乡中心小学 张吉习
历史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美丽的赞歌:1921年的7月23日在南胡的一只游船上一群充满激情、胸怀天下、欲把落后的中华民族解放的豪迈青年聚在一起,运筹帷幄,一个伟大神圣的组织就这样诞生了。尽管后来把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7月23日。
火热七月,我为这些奋斗者们唱一曲赞歌,七月如歌,七月如潮,七月如火。
还是在7月,还是在23日,一群年龄不等的求知者,也在运筹帷幄。正值创业佳龄的校长语调激昂的做2013年山东省双对接远程教育研修的动员大会:“我们即使拿不到第一,但绝不会给全县拖后腿。”头发花白的老教师一丝不苟的做着笔记;青年教师收回了前几天外出旅游的闲情雅致,把学习的决心、计划、措施一一梳理。
七月如歌,不管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婉转悠扬的民族小调,还是引领时代风尚的通俗歌曲,都无法比拟,就算大衣哥朱之文激情豪迈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也无法比拟现场的赞歌,周扬建老师身体不适,却一步骤、一步骤亲身操作。王顺增老师54岁,头发花白,在他眼中,字时大时小,他却戴起眼镜,仔仔细细一题一题绝不放过,紧拧的双眉不是愁容,而是再把新的研讨话题思索。解开谜团和困惑,留下欢乐和余香。在远程研修这块广袤的天地里,老师们卷起衣袖,咱不复制、粘贴,弹奏一曲响当当的原生态的歌,用电脑键盘做乐器,用澎湃激情作音符,用豪迈干劲做歌词,用心灵弹奏华美乐章,谱写人生的追求,如山泉般清澈单纯,似山谷回音般悠扬迷人。
七月如潮,新的潮水来临,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拍打着海岸。传递着生活的欢愉、激情、豪迈。位居五莲西南边陲的石场小学,狭小的校园空间压抑不住老师们内心的澎湃。“小安的作品被省电了”。(安小龙老师的作业被省专家推荐为优秀作业),狭窄的校园里传送着这样一个看似美丽的传说,彼此传递着令人兴奋的消息。他荣,校荣。他荣,我荣。在偏僻、边远的山村小学,教师的作业能得到省专家赏识并推荐,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中午聚在一起吃饭时,老师们兴奋的的说:“我研修,我收获,我骄傲。”我们心潮依然澎湃在,明朝远方的标灯在为这样刻苦好学的学员引领方向。
七月如火,燃起内心奋斗的号角。一位优秀学员说过这样的比喻:天空中的闪电风驰电掣势不可挡,阴云随风飘来,伴着震耳欲聋的响声,如杨戬沉香劈山救母,如哪吒闹海,如刀斧劈竹,闪电划开苍穹,耀眼的亮光,千万盏灯火哪能抵得过!水,可融地下石灰岩,溶液沸腾之时放入鸡蛋瞬间可熟,此为地火。智慧高超的祖先从钻木取火,狩猎而来的猎物可在支架上被烤得滋滋有味。然而这些天火或地火,都无法与我们高涨的研修热情,“火”热的青春气息相媲美。老师们“火”了:王纪华、周召森在日照师范参加全市新教育技术培训,白天听讲座、写笔记,晚上一头扎进微机室,打开远程教育的网页,一个求知若渴的学子端,链接着两个不同知识深海的彼岸,这是实实在在的“双对接”。林兆秀老师早上4点从日照赶路,到小古家沟车站没做上班车,竟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步行30多里赶到学校,也力争按时到校!接近40℃的高温下多媒体教室里老师们没有一个闲谈胡扯的,只有专注的目光,彼此只有请教与当日研修有关的话题,身穿再薄的夏装,身上依然汗水如注!流点汗算什么,只要能提高专业素养!我们的学习热情就像一把火,熊熊火焰照亮了我,因为心中的火才使得我激情澎湃,已经取得过两次省优秀学员的我,本想平平淡淡,轻描淡写。看到别人的佳作,群体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激情与热火,我的内心又燃起一团火……
当我再次面对四通八达的研修网络感慨颇多!人生豪迈,岁月当歌。火热的七月,我深情的为你唱一曲赞歌。今日七月如一团火,今日七月像一首歌,当火热的七月再次翻过,教育历史发展的车辙中,伴随的是我们一步一步前行足迹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