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伴我成长
济南市锦缠街小学 孟叔颉
“课例研究“这个名词被规范并科学得运用好像是近几年的事情,但“课例研究”的事实却是一直存在于我们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小到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学校的个人汇报课,大到区里、市里、省里甚至全国的各类优质课的展示。只不过当时还没有科学、全面的理论做支撑,所以做为一个普通的观课者来说,其实多半做的是“观摩”,却达不到“研究”的高度。在进一步学习后,才深知原来我们以前自以为的“研究”只是局限于皮毛啊,没有真正地深入其中,怎能品尝到个中的滋味呢!
滋味之苦--备课: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备课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年少时,备课多是参考其他老师的教案,不知这个环节为什么这样设计,也不知进程为什么这样安排,为了备课而备课,速度很快,收获却无从谈起。现如今,积累了些许的教学经验;学习了相关的教育理论;网络的发达,让我得以领略了大家的风采,才终于领悟到备课的重要性。速度慢下来了,想想为什么的次数多了,教案中修改的部分越来越乱了,看着一个个挖空心思却不甚合理的环节被砍掉,一行行叙述严谨却不落地的问题被删去,真是有些心疼与不舍,但却也在一遍遍的肯定与否定中越来越成熟了,这时,终于品尝到,原来备课是苦的。
滋味之辣--评课:
“课例研究”中,评课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以前,我在评课时,只会顺着大家的思路说,人云亦云,总是停留在外行看热闹的阶段。随着实践机会的增多,随着众多高手的指点,才终于明白,评课的能力是建立在对内容充分的把握之上。好的评课应该既能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又能给上课老师带来可供借鉴的建议、值得思考的问题。评课的过程,即是一场头脑风暴,也许一个不同的观点,又会引发一种新的思路,讨论与争执,解释与争辩,在所难免。在一波波的唇枪舌战中,我们却格外享受着那扑面而来的辛辣,真过瘾!
滋味之甜--反思:
“反思”这个词,对我们来讲,太熟悉了,不仅仅是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在日常的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这个词的出现。以前,总认为做错了事才需要反思,课上失败了才需要反思,出现问题了才需要反思。现在看来,以前的想法真是幼稚。其实,我觉得,反思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总结,做得好好在哪,做得差错在哪,进行的不顺利问题出在哪,成功了亮点在哪,一一的找出答案,反思也就起到了它该起的作用,从而,我们也会在一次次艰难的反思中品尝到那份满足的甘甜!
“课例研究”让我遍尝苦辣与甘甜,一路走来,我,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