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私塾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时间:2014-10-29 11:59:32 投稿:y355356475 青春励志演讲稿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传统私塾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现代私塾,想必大家都对这个词不陌生。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孩子在家学习,家长请老师过来单独教授知识。当然,还有一种现代私塾,形式、内容上基本等同于古代私塾,也就是真真正正的复古的私塾教育。
  南方周末手机版9月5日发布了一条新闻,标题叫做《读私塾的孩子》,一下就吸引了我。一开始我以为是什么抨击现在补课机构的新闻,点开来,却发现报导的是真正的私塾教育。新闻讲述了一个小山村里面的私塾,有着几十位学生,终日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新闻还附带了几张孩子们读书、食宿的照片。
  学习古典文化!这几个字瞬间俘获了我的心,很多人同我一下,很容易就拜倒在千年前古人的智慧或绝妙的词句之下,对着文言文这种文体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崇拜。而且,这样的授课有益于培养我们的道德修养、个人素质,更是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新闻太简短了,于是我又上网搜了搜更多的内容。
  我了解到,这些私塾都是几个十几个家长联合起来创办的,自己请老师来教孩子。孩子们都是三到十二岁的年龄,放弃了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种教育形式在全国各地都有,每个学堂的学生几个到几十个不等,跟着老师诵读国学经典。我又开始在脑海里yy,想想我们全班所有人都穿着崭新的汉服,捧着《中庸》《大学》,伴随着清晨的鸟鸣摇头晃脑的大声朗读,实在是棒极了。
  然而,兴奋只是一时的,从大段的文字中有一句平平淡淡、一笔带过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句话是,“孩子们几乎不学习其他知识”。这句话就好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我的激动。
  于是,我想了很多。今天在这里,发表一些个人的意见,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来辩。
  一方面,这样的私塾教育,真的适合孩子的个人发展吗?我们不难揣摩那些家长们的心态——无非就是不满现代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想要真正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完美品质。可是,不满意现代教育,私塾教育,就真的可以代替现代教育吗?从形式上看,私塾教育是典型的全日制小班教育,孩子在里面鲜少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长大后,他们的交际能力、生活能力和各方面技能,真的能适应这个社会吗?从内容上看,那些教师,是不是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也,还是只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现如今真正掌握古代文化精髓的老师,能有几个?就算师资力量合格,年仅十岁的孩子,能够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吗?我们虚长几岁,读起古文尚且还有些吃力,那些孩子背下的三字经,他们能够理解里面传递的精神力量吗?如果在学堂里上学,只是念念文章,背背诗词,做到“貌合神离”的私塾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几乎是没有帮助的。再加上几乎不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要想真正做到让孩子全面发展,似乎已经是天方夜谭。他们走出学堂,满肚文言其他空空,又该怎么融入到这个步伐快速、发展不停歇的社会中呢?
  另一方面,据了解,这样形式的私塾教育有着扩大的趋势,那么,私塾教育,应该取代现代教育,发展为富有特色的中国教育形式吗?让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假设老师都是合格的传道者,孩子都能够全盘领略经典的精髓之处,私塾教育已经取代了现代教育,全国上下,孔府、孟母堂处处可见,那又会有怎么样的情况呢?经典文化,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个过去了的时代浓缩的精华。一个过去了的时代,自然有它过去了的理由。更何况是一个过去了千年的文化。它们有利亦有弊,长期全面地接受这样的文化,恐怕并非益事一桩。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纵使你内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都是一些错误的认识,但日日夜夜读着古人的文章、诗词歌赋,你也就不知不觉地习惯了封建思想、迷信思想、不平等思想的存在。如果这样的观念慢慢植入到中国年轻的一代、慢慢渗透到整个中国社会,如果这个社会真的复古了,真的重新回到了千年前的思想模式,中国就再次固步自封,再次和当今的国际脱节了。我们又该怎样做到“治国、平天下”?
  说了这么多,总归来说,就是我不赞同这样的教育方式推广开来,但也不反对这样的学堂的存在,也许这些存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地传承下去是有帮助的,那些从里面走出来的孩子,将来指不定会是一个个国学大师。
  再者,不赞同私塾教育,并不等于不赞同经典文化的教育。经典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无尽宝藏、泱泱大国的基石,没有它,中国好像一个架空了的建筑,随时有坍塌的可能。一个有历史、有内涵的民族,才有凝聚力,国学,正好给了我们历史、给了我们内涵。
  有人提出对私塾的解决方案,就是加大其他科目知识的摄入。我觉得,那样的方式,等同于在现代教育中加大对古代文化的学习。我赞同加大国学的比例,但教育方案的具体的操作改革,就不是我所能够掌握的了。
  脚踏国土,头顶青天,我们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的知识作为能量,大步向前踏去,但我们的肩膀,承载的是千年前古人留给我们的无尽的瑰宝。传承、发扬,是我们不可避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