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年研修之路

时间:2014-10-30 10:16:45 投稿:lulu0106 培训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的三年研修之路
  指导教师  王艳芹
  自2010年9月正式上班,我迎来了我的第三次研修旅程。非常感谢省教育厅,给我们提供这个平台,让我们积极进步的青年教师有了学习的机会。三次旅程,三次不同的体验。下面谈谈的这三次不一样的旅程。
  2011年的研修-“雾里看花”
  2011年的夏天,我们迎来了第一次远程研修。
  它对我来说是一次陌生的“学习”,就是对于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来说,它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接到学习的通知,大家都一头雾水,都抱着试试的态度来迎接它的到来。
  那个上午我还记忆犹新,我忙活了一个上午,也不知道该干嘛。别人看视屏,发评论。我也想试着打开视频,开始不知道下载播放器,视屏一直打不开,后来好不容易打开了,自己没有戴耳机,也听不到说的是什么!我急的像热锅的蚂蚁。评论也只能随便发,可能牛头不对马尾。;后来听说还要写作业,写随笔感言。我哪里有感言啊,只有怨言!忙活了一个上午,我什么也没有学到,急的满身是汗。到了中午,好新消息来了:王咏梅老师的作业被专家推荐了!还得了分,我们学校唯一的2分。“作业还能推荐啊?”我一头雾水。我以为只要完成那些步骤,完成作业就可以了。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也好好的学习,争取专家对我认可。就这样,在王老师的带动下,我的作业也推荐了几次,随笔也得到认可。
  2011年的研修,就这样,我摸索着过来了,对于这次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对研修也有了一点一点的认识。同时,经过研修,我学的了在平时学不到的知识,我得到了充实。
  2012年的研修-“一群快乐的疯子”
  2010的研修,我们还意犹未尽。我们就迎来了2012的研修,这次研修和上次相比,我们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寄托了更多的期待。在集中研修的那6天中,我们每一个专题都认真的学习,每次作业,随笔,大家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惊喜。每天重新打开研修平台,看到又有作业,随笔推荐了,大家对分数的增加的感受,就像小学生得到了小红花一样快乐,我们都会不自主的击掌祝贺,相互加油,在别人眼里,我们就像一群疯狂的小学生,可是谁体会到我们的快乐。
  6天的时间天太短,记得8月10号那个下午,我们还久久的不舍得离开学校,还想在这个平台多呆一会(那时,我家还没有安装宽带)很难跟它说再见。
  在磨课阶段。我们数学组在开始的时候,咏梅姐就“下达命令”:这次磨课,我们一定要磨出一节好课,我们要去济南拿奖去。
  我们带着拿奖的精神,开始了磨课。每一步我们都会在群上发“通知”,让我们组的所有成员开会。语文组的同事都说我们是一群疯子。疯子就疯子,我们有我们的快乐。在备课过程,我们有时会为一个问题讨论到深夜,大家都自嘲,我们这群快乐的疯子真的要疯了。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多次得到专家的指导,我们的课得到了二等奖,就像别人说的:疯子们得到了认可。
  就靠着这种精神,我们把2012年的研修旅程走完,我们的旅行包里是沉甸甸的硕果。
  2013年的研修-我能走的更远
  早就期待新的研修到来,我知道今年的暑假我们还会相聚。可是6月27号,我在群里看到学校研修的名单中没有发现我的名字,就像考试落了榜一样的感觉。研修不要我了吗?直到7月3号,参加启动大会才回过神来,研修可能不要我。我这次也能参加研修了,并且这次我有了新的任务-指导教师,不仅要自己好好的研修还要负责全镇的数学组的研修。对于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但是我相信我能好好的完成任务,把我们全镇的数学研修带到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