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专家 刘惠琴
一、"模块导学"必不可少
每个模块开始的"导学"非常重要,但是这块区域往往容易被老师们所忽略.其中,"模块概要"简单介绍了该模块的主要内容、概念以及知识结构,可以帮助老师们在进入这个模块之前更好地了解该模块的全貌."编者的话"部分是该书主编祝智庭教授解释该模块的理论依据,可以帮助老师们更为深刻地了解模块内容的本质;"重难点讲解"是针对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给出的解答.这部分内容基本汇聚了大家在模块学习中的主要问题,认真阅读可以让我们对模块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请大家在进入模块的"研习"前务必认真学习"导学"部分.
二、让"问答"区的问题更为聚焦
很多学员和研修组长在学习过程中在"问答"区提了很多问题,这说明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但不少老师提的问题过于泛化,有的与课程学习关系很远,如"如何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如何防止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新疆人是什么人种"……为了使我们更好地聚焦于本课程内容的学习与讨论,请大家在此只发布与课程理解与学习有关的问题.
三、在完成作业前认真阅读作业点评意见
作业完成的质量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大家的学习质量,同时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提高作业质量,请大家认真学模块导学部分"重难点讲解"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并认真阅读第一期简报中给出的作业案例(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批注点评).
四、尽量减少无意义回帖
经过几年的培训与发展,我们的远程研修也已经过了从形式到内涵,从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阶段.我们本次研修已经不太过多关注大家发表回复的数量,大家时间、精力有限,让我们更聚焦于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消化,作业的高质量完成,尽量少发一些无意义的回帖,如"好好研修,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所以请大家在回复时三思而下笔,让我们的"随笔"、"点评"能体现出一定的质量来.
注:
1.很多老师在学习中纠结于课程内容由红转绿的过程.红绿标记只是大家是否学习过的形式与标记,平台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有时处理滞后的问题.请大家将注意重点放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上,不要纠结于课程学习的红绿标记问题.
2.学习重点区域:(1)课程模块的学习:导学-研习---巩固;(2)学习园地---各模块话题的讨论;(3)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