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 别良青
已是深夜了,窗外被钢筋混凝土挤压下的马路上闪烁着点点惨淡的灯光,在黑黢黢的夜里显得毫无一点生气.偶尔呼啸而过的汽车马达的轰鸣声刺破了这沉寂的夜,才感觉到这时空并没有完全凝滞.这如墨的夜色与我甘就寂寞的研修培训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坐在电脑旁从中午一点到现在已近十一个小时了,勉强做完作业,感觉有点累,但这种感觉稍纵即逝,马上被研修带来的成就感冲的烟消云散、无影无踪.许是大雨即将到来,这才感觉到有些闷热,浑身一层湿汗,才发现身边的风扇竟忘记了打开,虽如此,竟毫无睡意,写一点随笔吧.
今天的培训,第一次接触到主题单元设计和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感觉很新奇也很迷茫,其实很多学友们都或多或少的有这种感受,但真正用心去研究了探讨了,其实也不难,说到底就是一个结构问题,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会有自己的结构,主题单元设计也是如此,然后把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设计的各个元素的内在联系等等加以概括和区分,就会从宏观上对本单元的教学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利于教学艺术的开展.也许所谓的"排沙简金"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我想就教学难点的突破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期与老师们共勉.
所谓难点,一般指那些比较抽象、过程复杂、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技巧,就美术的设计应用领域来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并能遵循设计法则和设计方法去完成设计实践肯定是难点,也是重点,很多时候难点就是重点,反之亦是,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所以我们就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去解决教学难点,以优化课堂,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我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还不太成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探讨一下而已.
联系实际.对于那些很难理解的抽象的知识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这是我们就应该多联系实际,用生动的实例或形象的比喻,借以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进行解决,像在《有创意的字》中学生对创意美术字的变化方法不太了解,字体设计变什么,怎么变,有些难掌握,我在讲到象形变化时,就用多媒体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请同学说出画面所包含的元素,然后再出示变体美术字"杭"和"大自然",同样问同学们作品中都体现了哪些元素,然后对比图片,很简单的就会分析出这种象形变化的方法,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解决了问题.
温故知新.就是说新知识学习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建立阶梯解决问题.还以本课为例,在解决了变体美术字的三种基本变化规律后,尝试设计就是难点,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容易掌握的字,根据字的含义尝试进行创意设计,如:胖、瘦,电、花、裂、雨等字,学生很简单的根据字义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之后又安排了有些稍难的设计案例如:辣、面辅之于我的设计作品,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并体验创意带来的乐趣,最后的作业实践,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深入浅出.有时会遇到一些难点,学生从未认真考虑过或很难用逻辑思维去理解,这时就要求老师对深入的问题,先粗浅的解释逐步的推进,如:创意是设计的灵魂,这句话学生就很难理解,所以我们在设置问题时,最好不要直接让学生对这个问题作总结归纳,所以就要老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意设计的生动有趣,变化无穷,用一些简单易记的字眼来说明问题,从而了解创意的作用.
对比鉴别.有些新的知识点跟以前的知识点很相近,或者是两个知识点很相近,容易理解错误或混淆,所以要反复对比从比较中对知识点加以理解.还是以本课为例说明一下,创意美术字的三个变化规律:结构、笔画、字形的变化,通过展示一些设计实例让学生注意观察,一些字是适合到了某些形状当中,如圆形、三角形等等,通过归类对比,学生会发现结构变化与字形变化是不同的,而笔画的的变化也是通过与他们的对比发现不同的,这个方法直观明了,屡试不爽,当然这还必须建立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所以说远程研修让我们老师更好的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学无止境.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陋的见解,毕竟是管中窥豹,很多东西不适应当下的教育理念,但我毕竟也是在学习的,唯有不断地接受批评,才能有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