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13年山东省远程研修之际
省生物专家团队 杨守菊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草原上,三只猎狗追逐着一只土拨鼠,而土拨鼠机灵地钻进了一个树洞.突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一棵大树;三只猎狗紧追不舍,尾随而至;仓皇中兔子在树枝上没站稳,摔了下来,正好砸晕了正仰头观望的三只猎狗;于是,兔子顺利逃脱了.
在我们看来,这个故事似乎很荒诞,兔子怎么会爬树呢?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我们甚至会为兔子庆幸,终究没有落入猎狗的口中.可是,我们想过吗?猎狗当初真正要追捕的对象是什么?是兔子吗?不是,而是土拨鼠.那么,土拨鼠哪去了?
究其缘由,因为兔子的突然冒出,我们的思路在不知不觉中打岔,我们的行动在慌乱中变得迷茫,土拨鼠竟从我们头脑中自然消失了.
事实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被眼前的功利和迷惑的形势,扰乱了视线,分散了精力,以至于抱怨停顿,或是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本追求的目标.
当走进教室时,面对教材和习题,我们忘记了学生.我们会被教材的知识和内容所蒙蔽,被五花八门的题目所困惑,生怕学生理解不了,掌握不住,我们索性把学习的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一遍又一遍地讲述和灌输,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和巩固.至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学生自己的建构过程,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感受,我们统统忘记了.于是,学习变成了学生的苦差事.
当走进学校时,面对考试的竞争和升学的压力,我们忘记了育人.我们会为取得一个好成绩、高分数,为在同行中的排名、为在考核中的位次,而分分必争、锱铢必较、斤斤计较.我们会把关注点和注意力聚焦在知识本身,而忘却了知识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忘记了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最终目的.于是,教育变成了教书.
当我们走进学生时,面对着班级管理的评比,我们忘记了差异.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规规矩矩、懂事听话,遇到个性张扬或有些另类的,我们会不自觉地进行管束和矫正,而忘记了加多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忘记了,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早期开放和晚时开放的,一样的美丽.于是,育人变成了管治.
也许,这些是日常教育教学中长久以来存在的.由于历经的时间太常,经受的诱惑太多,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让我们暂时忘却目标和根本,一时迷失方向和走了弯路.
那么,眼下的远程研修呢?
研修是紧张和忙乱的.我们刚才结束了一学期繁忙的事务,却又开始了网络上的工作.观看视频、学习文本、完成作业、跟帖评论、发表文章……,研修让我们真得比平时忙了许多、累了许多.尤其是,今年的研修内容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知识点的教学,不再是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再是教学方式的研究,而是崭新的教育技术.在这里,不同于信息技术,不同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观层面的主题教学设计.
在这里,我们将受到考验.从微观的课时知识教学中走出来,向更高一级、更宽一些的视野中遥望.尝试将零碎、孤零的知识进行统整,设计成一个个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基于模块的、整体的教学设计、资源开发.这些,于我们是生疏的.
在这里,我们将遇到挑战.从PPT、flash、视频、动画中走出来,向更广阔更宏大的技术中迈进.把U盘、硬盘变成百度云,将课件扩增为网站,把界面升级为网页,把概念图绘制成思维导图.这些,于我们是崭新的.
在这里,我们将经历持久.6天的集中研修只是一个段落,并不是结束,还需要集中后分散的研修学习.我们要完成后续作业的修改、不间断地进行评论和发言.甚至,作业的修改还会进行不只一次的调整和完善.这些,需要我们的坚持.
也许我们会被复杂的情况困住,也许我们会被高难的作业难倒,也许我们会被持续的研修拖累,也许我们会被诸多的干扰迷惑,也许我们会被研修数据困顿,也许我们会被连年暑期的研修所倦怠……无论如何,请不要忘了时刻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
--我们要增加把握课程标准的能力,我们要提升开发课程的意识,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我们要实现专业的成长,我们要享受教育的幸福,我们要过有品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让我们相约:不管研修任务多么艰巨,不管研修生活多么紧张,不管研修旅程多么艰辛,我们心中记得"土拨鼠",心中装着"土拨鼠",眼中盯住"土拨鼠",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