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新闻组
研修即将结束,对老师们来说,与专家和学科指导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将转瞬即逝.研修期间,大量的专家理论讲座和点评、大量的学科优秀作业,为我们的校本教研提供了大量的、内涵丰富的研究素材.如何延续研修热情,如何让这些成果应用到日常教学发挥出研修的最大效益?学校研修领导小组高瞻远瞩,迅速召开了研修成果应用专题会议.
一、整理自己的研修成果
1、自己整理.教师将自己在研修期间发表的文章分类整理,整理过程中可以融入自己新的思考.
2、组长整理.研修组长将自己组获得专家或指导教师推荐的文章分类整理,结合近期学校的校本教研,可以继续提出指导性意见让学员修改完善.
3、学校整理.教导处负责将各研修组推荐的文章分类整理,并装订成册.
二、分享他人的研修成果
1、静心研读专家讲座内容.研修期间,为了做作业,很多老师只是粗略观看了专家的视频,而没有来得及消化.研修结束,老师们对课标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一层,这时,再次回头研读专家提供的视频和材料,再用专家的思想和理念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相信绝不是之前简单的思想"转化",而是精神的"内化".
2、细心阅读本市推荐文章.研修期间,教师的眼光多是局限于本组.研修结束,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本市的推荐作业.之所以特别提出"本市",是因为本市老师的作业已经融入了一些地域化的研究思想,与教师自身更容易产生共鸣和争议.
3、选择浏览其他地市材料.研修期间,可以说,所有作业都凝聚了老师们的经验和智慧.对其他地市的材料,要坚持"在共享中借鉴,在借鉴中发展"的原则,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家推荐的作业进行浏览和学习.
三、整合所有的研修成果
1、分专题整理研修成果.根据本次研修各科的研究专题,分学科安排专人整理好相关的材料和课例.尤其专家引领的内容,要涵盖各期的《课程简报》和《研修快报》.学校将将这些内容作为下阶段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
2、多方位保持研修热情.一方面,加强研修期间"每周研修之星"的后续宣传,搭建学习和展示平台,为他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持;另一方面,继续和专家或指导教师保持联系,及时通报相关活动信息,便于得到零距离的指导.
3、多途径转化研修成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理论学习,研修更重要的目的是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学校将在研修结束组织一轮研课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推出自己的优秀课例,促进研究成果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其次,通过送课下乡、与联谊学校青年教师结对活动等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
三项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凝聚了教师智慧和心血的研修成果日常化,让研修发挥出最大的效益.随后,学校还将出台相关的评价措施,确保实施意见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