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山东省教师暑期远程研修工作启动以来,青岛新世纪学校领导教师高度重视,按照相关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组织准备、集中研修和分散研修工作.
此次远程研修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和4位研修组长参加了培训.集中研修期间,学校累计得分为218分,人均3.69分,总分及平均分皆位列市南区小学第一,分散研修开展至今,我校语数英三科累计得分140分,平均4.67分,其中语文组19人,得分61分,数学组15人,得分43分,英语组6人,得分36分,语数英三科均在市南区各小学总分和平均分中排名第一.集中研修中,市南区累计5篇作业被推荐为国家课程资源,其中2篇由我校教师创作,我校品生品社教研组4名专职教师参训,共获得奖励分75分,占市南区全部分数138分的54.4%.为了更好地与兄弟院校交流远程研修组织管理经验,促进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特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我校前期远程研修工作经验.
一、一项好制度,一位好领导
学校在研修开始前就参照山东省的相关规定制定了《青岛新世纪学校远程研修考核办法》,对于教师参与、学习的完成及奖励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提高教师积极性,学校在指导老师推荐、省专家推荐的基础上加了研修组长推荐环节,挑选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被推荐的优秀作品作为学校优秀资源,一方面在校园网上展示,使更多的老师学习,另一方面也对老师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校郭青伟校长身体力行,研修之初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学习了张志勇厅长的讲话,并与全体教师深刻地交流了对"做幸福的教师"和"修身悟道"的认识,真知灼见,字字珠玑.尽管腰伤在身,郭校长仍不忘使命,每天两小时的视频短片郭校长都会一一学习,并且不顾身体的疼痛,戴着护腰板与老师们一起对学科教学的专家指导进行探讨,好多学科老师的作业都是在郭校长的点拨下加以修改后而得到省专家的推荐.进入分散研修后,郭校长更是亲力亲为,"盗取"我校教师登陆号,对整个研修的流程了若指掌,每天在语数英三科的研修研讨中发表评论,并且阅读每位教师的研讨发言和学习园地作业,时时掌握教师动态.
二、双轨管理,监管、后勤双保障
学校制订了分管领导监督机制,由每位校领导直接监管某一学科,由研修组长和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双管齐下,双轨管理.老师们有专业性问题有研修组长管理下的学科团队共同探讨,有生活等后勤问题有分管领导加以解决.炎炎夏日,如何使教师安心培训是学校积极思考的问题.远在研修工作刚刚布置的时候,郭校长便已经安排专业教师对我校的微机室进行了系统维护,保证每一位教师不会因为技术问题阻碍研修进度,无论是空调的维护还是教师饮用水,每一项学校总是为教师们打算的妥妥帖帖.研修开始后,学校更是从细节入手,每日安排食堂为教师准备绿豆汤、西瓜等各色消暑食品.分散研修后,为了使教师能真正从研修工作中获得感悟,学校积极动员,努力协调,使得全校工作为研修让步,为每位教师争取更多的时间参与研修,使每位教师用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有了双轨管理,老师们没有后顾之忧,没有研修阻碍,极大的提高了研修的效率.
三、三次培训,研修工作有实效
1.学习前置,实践领悟.此次远程研修工作的主要研修方向是2011年新课程标准如何应用于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我校早在2011年3月新课程标准颁布之时就开始着手组织教师学习,2011-2012学年,学校多次组织教师针对自身学科结合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进行教学反思,并且组织教师将自己的教育研究整理,向《山东教育》等杂志投稿,在与教育专家的对话中加深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2.理念先行,以培促学.在远程研修即将开始时,我校开展了"理念先行,以培促学--教师远程培训热身培训",学校邀请了市南区教育中心的解育红主任及各科教研员李莉、鞠衍萍、邓小川、杨希婷和臧旭东老师分别对数学、语文、英语、体育、音乐和美术学科教师进行热身培训.7月8日,学校举行了"2012年暑假教师远程研修开学典礼".郭青伟校长结合张志勇厅长的讲话谈了对于此次远程研修的重要性的理解,表彰了2011年在远程研修中由于自身出色表现而被评为优秀学员的老师们.并以2011年优秀学员代表于杰老师"认真求教、潜心钻研"八个字为每位教师,特别是今年新加入研修队伍的教师提供了可靠的学习指导.
研修正式开始后,每天学校都会组织各个研修组组长和教研组组长在一起开个碰头会,分散研修时,每周学校至少组织一次碰头会,在郭校长的带领下除了总结成绩,交流经验,还要动态掌握每位教师的研修情况,把老师们反应的问题一一记录,并且调用资源加以解决.
3.复习巩固,测查提升.为了巩固远程研修的效果,做到将研修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对接,学校在暑期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针对新课程标准的测试,测试内容具有开放性,请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对于新旧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并思考改变的目的进行探究,为今后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践行新课程标准的观念与要求进行规划,两道开放性的题目很好的起到通过测查促进教师进行反思、提升的作用.
四、四项措施,确保研修工作"双对接"
1.全员参与,紧抓实效.为真正做到远程研修的全员参与,学校对2012年新教师和退休返聘教师提出了同样要求,尽管没有账号,这些教师们每天与参训教师一同学习并完成作业和学习感言,学校组织研修组长和教研组长进行点评,由教导处统一整理,确保每一位涉及到研修任务的教师参与其中.据统计,除研修组长外,学校语数英、音体美和品生品社专职教师共66人,其中返聘教师3人,2012年新教师5人全部参与了2012年暑期山东省全员远程培训,参训比例为100%.
学习园地,互通有无.由于此次研修工作并非涉及所有科目,分散研修更是只有语数英三科教师参加,为了使学校每位教师能从中获益,学校在校园网上专门开辟了远程研修专栏,此专栏分为教师风采,学习资料和学习园地三大板块,教师风采版块将教师研修动态即时放在网上,其中张桂云老师的《研修路上我们老当益壮》,王秋红老师的《火蓝刀锋--我们的郭校长》等都是真实反应教师研修心得的文章.学习园地将研修期间教师的优秀作业、随感、问题研讨的精选内容和专家教师的评论一同放在网上供全体教师学习,这样子,即使是科学、信息技术这样没有参加研修的教师也深入其中,学习进步.
校本磨课,深入提炼.2010年起,我校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研磨课形式的"先行课"课例打磨活动,随着2011年远程研修开始,学校深入借鉴远程研修的模式,在全校开展"3+2研磨课"活动--即三次备课,两次上课,在每个教研组组织一名教师出课,全体教研组成员参与课堂观察和听评课.2012年远程研修提出科研下移,为我们展示了研修的问题研讨环节,于是,学校又在研磨课过程中加入了问题研讨环节,在小组研磨和课堂观察及听评课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课例打磨,力争在一堂课的研磨中解决一个教育教学的问题,并在全学科进行推广.
奖励促进,再创辉煌.为了能够培养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还通过各项奖励机制促进教师的研修工作,集中研修结束后,学校拿出近三万元对教师进行奖励,研修中取的优秀成果的周瑞华、袁飞、李春蕾和马长伦老师在全校进行了经验汇报,周瑞华老师的《用探究体验式引领学生感受文本的魅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为我校的典型案例在全区进行经验介绍.正如郭校长常说的一句话:"奖励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正是在全校教师不断努力下,青岛新世纪学校才在此次远程研修中取得傲人成绩,我们也将立足实践,不断前行,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