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磨课"精神

时间:2014-12-05 09:23:26 投稿:向日花葵123 培训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呼唤"磨课"精神
    烟台莱州市莱州中心小学 王奇
    磨课,这是近几年一个新的名词,一经提出便如燎原之势,席卷教坛,更如涓涓细流,渗浸骨髓血液.自己也亲身经历了几轮的磨课过程.几轮磨课下来,我有了对磨课的几多体验.越来越觉得磨课不仅仅是一种教研的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就是对课堂教学有效、高效、优效的一种境界的追求.这种精神不仅要在研修时存在,更应该在常态教学与教研中长存.当然前提是我们有足够的教学时间,教育能回到教学这条正确的轨道.因此我们应该大声呼唤"磨课"精神.
    一、呼唤"磨课"中的执着
    "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磨课中渗透着对课堂教学的执着追求,君不见,教案千修万改;君不见,上课千磨万砺;君不见,研讨指点江山;君不见,观课严谨科学;君不见,柔肠百结,双眉紧锁;君不见,瞬间顿悟,笑靥顿开……那是投入,那是追求,那是执着.
    二、呼唤"磨课"中的求精
    磨课的基本过程是"三次本课,两次上课",这个过程体现了对一堂课精益求精的追求.不论是执教者,还是观课者,都要不断的从备课上课中进行反思,渗透、理解、执行和深化课标新的精神.因此,打造出来的课例不亚于我们为一堂优质课的投入,甚至就是一节精品课例.
    三、呼唤"磨课"中的合作.
    磨课过程很好的诠释了一种合作精神,首先磨课集体是一个团队,每个团队成员都有细致的分工.其次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全程参与,全员参与.还有团队的目标一致.最后,出炉的课例是全体成员的集体结晶.
    四、呼唤"磨课"的模式
    我们平时的教学教研,常常是单兵作战,缺少集思广益,因此个人的备课、上课都不免存在局限性,也就是都处于磨课模式的第一种境界,即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反应到教学效果上常常是挂一漏万,有时教学目标偏颇,有时教学过程冗踏,有时教学策略不能最优化,有时教学思想陈旧……而磨课的结构模式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今后是否应该改革教研模式,甚至是授课模式,能更好的落实课标,普惠学生,应该向"磨课"借鉴.
    磨课精神归根到底提高的是教师素质,凝聚的是团队意识,打造的是课堂精品,惠及的是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