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乳山市乳山寨小学研修组长 于冬莉
和每个夜晚一样,我打开电脑后,就如条件反射一样地直奔研修网.啊,今天第七期《研修快报》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逐页读着,每每这时,总会有一种踏实、平和的满足自心底升起.在安静的夜晚,欣赏着篇篇美文,周围似乎都弥漫着书香,那种感觉很难描述.看着看着,我"啊"的一声叫起来,接着就是抑制不住的微笑.
松松跑过来问"妈妈,怎么啦?"他紧张地盯着我.
我一把抱住胖乎乎的儿子:"妈妈的稿子发到快报上啦!"我指着快报上的《最美要数夕阳红》.
已十岁的儿子一幅小大人的派头说我:"就这你喊那么大声干嘛?我还以为有老鼠呢!""妈妈高兴呗!"我也有点蛮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反应是不是太大了点儿.
"妈妈,你的文章不是常发表吗?上次你发到什么教育(他说得是《山东教育》)上也没见你这么高兴."儿子奇怪又不屑地说.
"这次不一样,这次是《研修快报》!"
"那有什么不同?"嘴里虽然说着,儿子还是好奇地瞅着我的稿子:"哎,这不是我们四年级老师吗?"他指着文中邵淑芳老师的照片.接着,他又发现了他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他来了兴趣:"妈妈,让我看看."我和他一起读了起来,老教师们热心研修的一幕幕又浮现眼前,"儿子,你觉得妈妈写得怎么样?"上五年级的儿子很有自己的主意,常有出人意料的见解,所以我很诚恳地问他."这个嘛,比我的作文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他用手比划了一下.这个臭小子,我笑了,儿子也笑了:"妈妈我告诉姥姥去.""那就不必了吧?"可儿子早跑出去向姥姥汇报了.看来他嘴上不说,心里也替我高兴呢!后来他又问我要不要打电话告诉爸爸.我收起微笑:"儿子,真没必要这样到处宣布.你说得对,妈妈反应可能有点过头了."是的,我承认自参与研修以来,我一直很努力地写稿、发贴,内心渴望着被专家推荐,渴望着专家老师的指导点评,但一直未能如愿.我也常常反思,市指导老师推得也不少,为什么专家就是不欣赏呢?一度也曾心灰意冷,觉得整天付出那么多时间参与研修,结果却…..后来,在课堂上,面对那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小手,我豁然开朗:班上不足40个孩子,课堂上我都无法让他们每个人都站起来回答问题;而全省参与研修的老师千千万万,发的文章、贴子更是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百万计,专家们又怎么可能都阅过来?更何况,自己的稿子又并非文采出众.关键是研修的目的是参与学习,不是为了发稿.专家的先进理念、思想可以为我们所用;那么多的优秀资源也可以为我们所用;与我们所获得的相比,推不推荐又有什么关系?如此一想,我释然了,又开始心无旁骛地参与每个环节的学习,帖子、稿子也照发不误.我只写我想写的,只是真实地说出我的感受,如此一来,真应了"有心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稿子反倒被录用了.
面对儿子的问题,我想告诉他:稿子被录用妈妈很高兴,但妈妈更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参与研修,与那么多的老师一起走在研修的路上,能拥有这样一个帮助我成长的平台.所以真的从心里想说:感谢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