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经济开发区二小有效开展研修对接实践系列活动
临沂经济开发区二小 胡秀荣 王守前
一方是热火朝天进行的网上研修平台;
一方是如火如荼开展的校本对接平台;
在平台与平台之间,教师们的线上智慧和线下智慧互相碰撞彼此印证,成为连接两个平台的有效纽带.
2012年秋季的分散研修已经持续了两周的时间,这两周属于网上的课例学习,呈现的是精彩的团体课例打磨过程.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及时抓住这一难得的学习与提高的契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课堂教学开发周"、"师徒结对传帮带"和"家长进课堂"等系列活动,和网上的课例打磨同步进行,扎扎实实地搞好研修和校本教研的对接,为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内化研修精髓,搭建着另一方展示和印证的平台.
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依托"课堂"展开的.活动中,学校特别突出了活动的主题性和问题解决的痕迹:
1. 备课中突出一个主题.
为了防止出现"高大全但是空泛浅表"现象的出现,学校特别强调了讲课教师不要聚焦诸多问题,而是针对某一项具体的主题展开,比如,有的教师选择"大班额教学中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有的教师选择"小组合作的有效进行",有的教师选择"课堂巩固训练的有效设计",等等.
2. 讲课时进行课堂实录,突出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
学校要求讲课教师关注备课主题进行授课,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堂实录,以利于课后自我反思.
3. 评课要联系研修,要明确对接到研修的某个专题,进行迁移性"活学活用".
学校改变了以往评课时大家发言随意较强的现象,确定了专门的主评教师,在评课时,引用的观点和课例要明确对接到研修的某一个专题,其余人员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研讨.
两个平台的相互印证,加深加强着教师们的收获."这样搞研修,的确忙了些累了些;但是,确实有收获.原来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啊!"很多老师这样说.
接下来将是更加展现教师团体智慧的磨课.开发区二小将一如既往地搭建"校本平台",以确保教师个体的研修质量,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