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咸,字逢儒。登淳熙二年进士第。调内江县尉,县吏受贿,赋民不均。咸以闻于部使,为下令听民自陈利病,而委咸均其赋。改知果州南充县,转运司辟主管文字。岁旱,税司免下户两税,转运使安节以为亏漕计,咸白安节曰:“苟利于民,违之不可。”安节从之。蜀岁收输绢钱,民以为病,咸白安节,核入节出,奏岁减二十余万缗。大修学宫,政以最闻,改知普州。开禧元年,边事兴,四川宣抚使程松奇其才,辟主管机宜文字。咸贻书劝松捐金帛,募死士,搜人才;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视险要以决攻守之计。松复书深纳,然实不能用。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迁利路转运判官。曦叛臣于金,关外四州继没,人情大骇。咸留大安军督军粮,檄其守杨震仲振流民,备奸盗,众稍安。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时僭乱后,帑藏赤立。咸至武兴,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核诸司羡余,移支常平广惠米。汰弱兵二万余,规画备至,故军兴增支之数,皆不取于民。咸昼夜精勤,调度有方, 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嘉陵江流忽浅,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疏而导之,自益昌至于鱼梁,馈运无阻。金州地险,咸增馈米以实之,人皆曰:“金州之险,金人不可向,何益之为?”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召为司农少卿,卒。丙列奏其功,赐谥勤节。
(节选自《宋史卷一百七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B.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C.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D.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漕计,指漕运总量。漕运是古代利用水道来调运粮食(公粮为主)的运输方式。
B. 以最闻,指因政绩考核优秀而闻名。古代考核政绩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C. 图籍,图是指地图;籍是指书籍。古代官府通过图籍来了解疆土、居民等情况。
D. 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作动词,用檄文告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咸长于政事,体恤百姓。内江县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陈咸陈情部使,部使让他听准百姓自陈利病,并让他来做调整赋税工作。
B. 陈咸应变有方,效果显著。吴曦叛宋投金,多地失守,民心震惊。他督促收集军粮、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最终安定下来。
C.陈咸总理蜀赋,调度有方。安丙推荐他总理蜀地赋税,他和安丙一同研究财政现状,把兵政财计合为一家,合理调度,收到明显效果。
D.陈咸面对困境,积极有为。面对嘉陵江被金人上游截流的传闻,他并不惊慌,而是积极疏导航道,使得从益昌到鱼梁的航运保持畅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
(2)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
答案:
10.【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在A项设置两处错误,“据险厄”“立关堡”应该为并列的举措,“以备不虞”为目的。C、D项各设置三处错误,“不白正使”为动宾搭配,不可断开;“为缓急用”中的“为……用”搭配不可断,“据险厄”与后“立关堡”为同一结构。
(原文为“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11.【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以及语境中文言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
【试题分析】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含义的词语,结合上下文,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文化意义,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考查漕运方面的知识。“漕”字的本义即为“利用水道转运粮食”,“计”,根据原文中“亏”可知“数量”。B项考查古代考核政绩方面的内容,“闻”指得名,被知晓等。C项考查是是关于古代地理、户籍的词语。根据原文“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可知这“图籍”应该与理财有关,可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所,慎不敢损益也。”杨倞 注:“图谓模写土地之形,籍谓书其户口之数也。”)D项“檄”字比较熟悉,但也要结合文意判断。文中“檄咸议事,咸不往”,可见并不是文书之意,可以理解为用文书征召。
12.【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又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来进行分析和概括。A项分析概括的内容是传记的第一部分内容。陈咸任职内江县尉,面对当地“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的现状,陈咸作为一个中等官吏,自己陈情上级部使官,借助上级的力量和委任施行官职,可见他在政事的“得体”与“尽责”上,都是有特点的;从他担任“调整赋税的工作”的目的上看,他处理政事是从“体恤百姓”的角度去考虑的。B项分析概括的主要内容为陈咸任迁利路转运判官期间。当时身为四川宣抚副使的吴曦叛宋投金、造成乱局,陈咸为稳定局势,主要做的工作有“督促收集军粮”、 “檄其守杨震仲”,但是具体的“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的行为都是“太守杨震仲”所为(在实施),这是第一处错误。第二处错误则是对安定民心效果的概括,原言为“民稍安”,“百姓最终安定下来”的表述不准确。 C项涉及陈咸到利州和武兴两地后的内容。“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等内容概述正确,“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为效果的表述,也正确。D项涉及陈咸“疏导嘉陵江”的内容,“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可知他处变不惊的心态。具体内容,转述不误。
13.【参考答案】(1)安丙暗中把吴曦投金弃宋的谋反计划告诉陈咸,陈咸马上就派人告诉程松,程松却不去核查这个情况。(关键实词有“密”“察”;关键虚词有“以”“即”;重点句式“松不之察”。)
(2)陈咸说:“敌人来了再去考虑,可能就来不及了。”不久,金人(果然)侵犯上津,金州靠提前做好的准备来固守不失。(关键实词有“犯”“无及”“ 未几”;关键虚词有“而”“以”;重点句式“赖以固”。)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方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章的理解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第(1)小题关键词有“密”“察”两处。“密”意是暗中,暗地里;“察”意为了解。关键虚词有“以”和“即”。“以”的宾语是“曦反谋”,动词是“告”,可知“以”为介词“把”;“即”意为“就”,“马上”。重点句式“松不之察”,为宾语前置句,即“不察之”,指“曦反谋”一事。第(2)句关键实词有“无及”“未几”“犯”“赖”;关键虚词有“而”“以”;重点句式“赖以固”。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