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下的思考——《唐山大地震》观感

丰碑下的思考——《唐山大地震》观感

长丰县埠里中学 陶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大灾面前,中国人民显示了可贵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精神。通过各种媒体,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灾区人民重新恢复的决心,和举国同心重建家园的信心。大灾之前,除了苦难,我们更读到了而有关温暖、坚强、成长与希望的故事。在地震灾区,有万众一心的温暖、历经磨难的坚强、艰难而坚定的成长和凝聚祝福与牵挂的重生希望,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地震,震塌了房屋和山峰,废墟上站起的是闪光的人性的丰碑。

我们总说,历史不会忘记。历史是需要记忆的,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带了我们的记忆从艺术的角度切入历史。1976年7月28日 凌晨3点42分,中国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一。那场灾难,远在我们很多人的视线之外,然而,走进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地震坍塌处,我们同样读到来自于历史的精神的可贵与现实的思考。

群体精神成为生活主线的时候,这就是性格。影片里,灾难处,抗震精神的丰碑屹立,人格精神的丰碑擎起。《唐山大地震》一号女主人公的元妮,是个普通纺织女工,她所秉持着一种中国北方下层女人最基本的传统道德操守,对家庭、对老公、对子女忠贞,性格坚韧。在地震中她痛失丈夫和女儿后,执意要留在唐山,只身将失去一条手臂的儿子抚养长大。元妮依然孑然一身,拒绝了重来的爱情,拒绝了儿子为她购买的新房,甚至拒绝了离开地震后她和儿子赖以栖居的平房小院。元妮这种执拗和执着体现了一种带着伤痛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突显了人性与自然灾害的矛盾,更能以生活的场景,引发火热的救灾场景之后归于平凡的生活之中存在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有人简单地看,元妮这种执拗正是出自传统女性对丈夫,对家庭从一而终的观念。然而,这种在灾后只能坚守着的废墟和丈夫、女儿的亡灵度过大半辈子的光阴的“固守”的生活方式,就有那场灾难留下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灾难。

元妮这个人物形象,突现中国女性对亲情、家庭坚韧不拔的守望和忠贞,她对依然不复存在的旧家和故人的执著坚守,让我们为之感慨。她为此牺牲掉自己整整后半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难道她活下来的意义就在于此?当我们为元妮的这份执着感动的时候,感动里,我们也要有深深的思考:大灾之后迅速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受灾的人们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再次走向新途?我们又该给以怎样的帮助,给以怎样的目光?

当我们将目光投射到灾后灾民的实际生活里,将关注的重心从群体的精神走向对个体性格的关注,人性的丰碑,才会牢固的树立下去。

让精神从地震的废墟上站立起来,让人格从传统的废墟上昂首挺立,让灾难的人们从灾难的瓦砾中从容的抽身,洒脱地走向新生的彼岸,让幸福的花儿开遍广袤宁静也欣欣向荣的原野。

《唐山大地震》里的32年后,元妮一家人的命运与5·12汶川地震再次交叠了起来……灾难面前,我们付出共同的抗争,我们也付出深沉的思考。

多难兴邦、忧患砺民——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锤炼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它将激励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