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研究理应如此深刻—评王泉根/[澳]约翰·史蒂芬斯主编“当代西方儿童文学新论 ...

儿童文学研究理应如此深刻—评王泉根/[澳]约翰·史蒂芬斯主编“当代西方儿童文学新论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国龙
在灿若星瀚的中国文学史中,“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却星光暗淡。囿于文化早熟,以及“崇老”、“儿童乃缩小之成人”等观念,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被视而不见。在没有儿童、童年缺失的文化语境中,专门为儿童创作文学必然是无稽之谈。中国的儿童文学取得合法身份,不足百年。大众(包括学界)的儿童和儿童文学观念的空白或滞后,使得儿童文学被囫囵贴上“小儿科”的低等物种标签。按照直线型思维逻辑推论,对于作为小儿科的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必然是肤浅的。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欲深刻,亦无从深刻。此种偏狭观念既成为氤氲于中国儿童文学头顶的乌云,亦成为一些平庸的儿童文学研究者平庸无为的借口。
每个大人曾经都是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儿童与成人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儿童需要在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中汲取成长的精神养分,这是不争的事实。即或儿童文学真如大众所理解的“小儿科”(事实上,在医学界,儿科并非简单而若有若无),但儿童文学研究依然是文论研究不可或缺之一域。然而,中国的儿童文学研究,一直处于一种被孤立的窘境。绝少参与中国文论的革新思潮,即或在儿童文学圈内部,也鲜有争鸣,更遑论“以他山之石攻玉”。“我们已经错失了与西方儿童文学理论界进行交流对话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长期游离于国际儿童理论界之外,基本上没有建立起与国际同行对话交流的平台。”(王泉根语)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自闭,无疑是作茧自缚。
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当代西方儿童文学新论译丛”(王泉根/[澳]约翰•史蒂芬斯主编),包括以下几部儿童文学论著,即《儿童文学中的人物修辞》([瑞典]玛丽亚•尼古拉耶娃)、《镜子与永无岛:拉康、欲望及儿童文学中的主体》([美]凯伦•科茨)、《青少年小说的身份认同观念:对话主义构建主体性》([澳]罗宾•麦考伦)、《唤醒睡美人:儿童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声音》([美]罗伯特•塞林格•特瑞兹)、《冲破魔法符咒:探索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的激进理论》([美]杰克•齐普斯)和《儿童小说中的语言与意识形态》([澳]约翰•史蒂芬斯)。改革开放30年,西方文论大量译介到中国,为中西文论的对话提供的契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国文论的新思维。然而,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对于西方儿童文学理论著作的译介却屈指可数。这套译著的问世,无疑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重要参照,必将蕴藉深远的意义。
这部译丛从各种纬度阐释了儿童文学中如下一些本质问题。
在《青少年小说的身份认同观念:对话主义构建主体性》一书中,作者认为“主体性”是青少年小说的本质问题。生命个体拥有的私人身份即表征为主体性,并以此区别于他者,进而在社会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主体性形成于与他者、社会和文化的对话过程中,并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雕塑。作者认为巴赫金有关小说与主体性的理论,对青少年小说中的身份意识和主体性生成尤具针对性。因此,作者主要借助巴赫金的相关理论——杂语、复调、对话主义、独白论、互文性和应答性,着重阐释了青少年小说中的身份意识和主体性确立等问题。即“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传统上被看作从唯我的儿童时期通向主体间性的成年过渡阶段,对成熟过程的叙事表现方法被放置在关于主体性本质和可能性的意识形态假设之中。……儿童和青少年文学类型是一种话语实践活动,它从文化角度寄身于价值观和文化假想之中,并且在其中设置了一个隐含读者位置,儿童和青少年文学就是在价值观和文化假想中产生并且被其接受。”这些理论无疑拓展了青少年小说中人物形象探讨的空间,使得人物形象分析研究不再停留在个性特点方面,而是从更为广袤的文化语境中探究人物性格生成的因果。当然,作者所选择的文本都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并非一般儿童所能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著作所具有的普遍性指导意义。
无独有偶,《镜子与永无岛:拉康、欲望及儿童文学中的主体》亦探讨了儿童文学与儿童主体性建构的关系。主体是语言的结果,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主体。随着进入语言(文化编码的表述系统),婴儿成为一个主体。作者借助拉康的此种主体论观点,阐释了故事对于确立儿童主体的重要性。儿童对于故事的接受能力,具有惊人的开放性。儿童在故事中加速自我分裂的同时,又进行着自我的形成。童年经验之于其后形成的成年人格举足轻重,从此种意义上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唯因如此,儿童文学阅读实乃关涉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关键。与此同时,作者对《爱丽丝镜中奇遇》、《彼得•潘》、《永无岛》、《夏洛的网》等经典儿童文学文本给予深度解读,分析了儿童主体是如何在这些作品中进行分裂与重构。此外,作者还对传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时期儿童主体的生成和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对于文本的深度解读,以及对拉康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圆熟运用,是本论著的闪光点。
《儿童文学中的人物修辞》一书,则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维度,基于对文本的细读,提炼出各种人物类型,归纳出儿童文学中塑造各种人物类型的技巧和方法。并从情节、外部描写、行为塑造、言语表情、心理描写等方面,深入、细致地探究了儿童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技法。作者认为,儿童文学(主要是儿童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应该融教育性和审美性为一体。作为一种边缘化的文学样式,儿童文学研究比普通文学批评更具包容性,甚至容纳了被其他文学领域所排斥的体裁和模式。此外,作者亦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主人公与集体主人公的身份意识,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中的主体间性。由是,本论著就成为一部实用的有关儿童文学人物塑造的百科全书式的写作宝典。
《唤醒睡美人:儿童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声音》作为引导初学者进入“儿童文学”和“女性主义”之门槛的论著,旨在阐释作为一种社会运动的女性主义之于儿童小说的影响,以及作为文学理论之一种的女性主义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儿童小说文本的作用,并着重探讨了传统的性别角色与主体性这一涉及儿童文学中女性主义命题的核心概念。作者对待女性主义是开放、辨证的,并非煽动女性主义隐含的尖锐、对男性的抨击、对女性所喜欢的传统的决裂和对自身作为受害者的顾影自怜,而是树立女性与男性的平等意识。唯有两性真正平等对话,整个社会才能进步。当然,作者强调了女性主义的积极因素,发现女性之间特有的互动方式、女性独有的交流方式、女性发现自己声音的方式和女性改变男权制意象的方式等。这些独特性在儿童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即女性运用小说向读者传达她们思想的方式。作者进而昭示,“女性主义儿童小说远远不是一个局限于牺牲男性来赞美女性的种类。女性主义儿童小说认识到所有人的潜力,并将这种潜力挖掘出来。”从性别意识观照儿童小说,为儿童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视角,并对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了振聋发聩的新解和重构。不过,作者对何谓“女性主义儿童小说”的暧昧态度,使得这部论著缺乏严密性和系统性。
《冲破魔法符咒:探索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的激进理论》一书基于社会学、文化学和政治学等视阈,探究了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的最终文化价值所在,童话故事中所蕴藉的历史、政治因素,以及以德国浪漫派童话为个案,阐释了其之于童话的在表达形式、主张等方面的功绩。该论著“从儿童文学存在的外部元素探究文学自身发展与存在的复杂性与多元性,进而从根本上对儿童文学的疑难性本质进行思考与探索”(王泉根语)。
总之,在这套译丛中,主体性、身份意识、叙事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等当今文学理论界关注的关键词,被大量援引入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儿童文学不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文类,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成人文学的对接。儿童文学研究不再是平面的、浅显的,教育功能不过是其中的一角,呈现出多维的球形研究体系。此外,突破了儿童文学研究的主题、语言等单一研究瓶颈,打破了儿童文学研究只能是浅显的心理魔咒,让中国文学理论界意识到“儿童文学研究理应如此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