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第二阶段计划
一、指导思想
面对我所执教的六年级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的混乱一度令我惊讶,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生活常识中存在的逻辑关系他们都难以理清,每逢此时师生都有大受打击之感。而六年级又已经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学年了,如果还不抓住机会,孩子们升入初中后面对更加复杂难懂的数学课程一定分秒难捱。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道: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那么产生这些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不能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也就是说他离开事实就不能思考。而最容易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机会,则是在它们以直观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地方。这段话为我指明了方向(书中这段话所在的部分是在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在我认为课堂中所能进行的“劳动”就包括了各种对实物的操作),我在想老师们如何尽可能地发挥动手实践的作用,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直接的观察、经历试错与改正、发现联系与相互作用,从而提出解决方案,即如何用这种方法有效地帮助老师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所学知识,这就是我本次课题的指导思想。
二、工作重点
1、制定调查问卷
针对教师和学生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制定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为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调查问卷的结果必须能反映出老师(学生)对动手实践这一学习方法的认识、之前的经验或者体验、使用和参与的程度、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什么样的期待等。
2、准确了解学情
学生是我们的工作对象、研究对象,也是我们这个课题的受益者之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我们展开课题研究的基础。所以在九月和学生接触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对家长的走访,对曾经任教于该班的老师的打听,摸清学情,为确定实践内容提供判断依据。
3、确定实践内容
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研读本册教材,确定适合采用动手实践的方法展开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间安排、材料准备等工作。
4、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在教学中践行动手操作的方法,并做好反思,挑选合适的时间邀请本校老师听课并召开座谈会,积极参加镇级、县级评优课活动,向更多的老师展示、求教。
5、收集过程性资料
在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及时的拍照、录像,课后进行反思、撰写随笔或论文,将制作的教具进行整理,所有这些过程性的资料都需要保存下来。
6、撰写阶段小结
在实践阶段结束的时候及时撰写阶段小结,对实践过程中的所得所失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三、每月工作要点
10月:制定并完成调查问卷
确定实践内容并展开实践
11月:邀请本校老师听课并召开座谈会
积极参加镇级、县级教学评优课活动
12月:结合实践情况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1月:整理过程性资料
2月:撰写教育随笔或论文
做好阶段小结
3月:制定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