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逝去的日子——读《朝花夕拾》有感

那些逝去的日子——读《朝花夕拾》有感

那些逝去的日子

——读《朝花夕拾》有感

合肥四十六中学

201421班徐锦楠

指导老师:解露露

一本薄薄的回忆散文集中都充斥着满腔愤慨之情,及见其他那些杂文、小说集的锋利。讽刺有魅力,当然,在鲁迅笔下,那叫艺术。

初看《朝花夕拾》琢磨久了,想:夕拾的朝花什么味?

的确,看鲁迅的文章有点酸,什么酸?心酸。你看《父亲的病》,作者从不正面写家道衰败的颓唐,仅从父亲口里说的絮絮叨叨的话,作者在左右奔波,瞻前顾后的疲态,表面上是祥和安平,但心里却按捺不住,到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亲,却遗留给作者的最大的错处。感人肺腑,又不乏暗中对衍太太这个自私多言使坏形象的嘲讽。

不说阿长与鲁迅过年时行礼的温馨,也不说看社戏、看五猖会时的快活热闹,单提起百草园的童趣,一切感受的天真浪漫,一切体味的亲切柔情,又似乎搭上了独特的鲁氏桥,进了甜美的童年故乡。

阿长父亲的逝世是苦,永别的藤野先生是苦,跳进旧中国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脱,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鲁迅,也苦出了这本在暴虐、阴暗、乌烟瘴气中趟过的《朝花夕拾》。

鲁迅的本色。辛辣的笔风,自然会有其笔尖直指的人群。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凛然一个顶天大汉的形象,对反对、守旧势力的抨击与嘲讽是毫不留情。譬如对陈、徐两人犀利、刻薄的讽刺,入口微辣,入肚却穿肠荡胃,甚是寻味。

泪水的味道。朴实感人的散文,就足以催人泪下。旧事的点滴,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盐分,染咸的是回忆,溅起的是读者深思的心灵。

我看过的回忆录,大多是风花月残的闲情逸致,不曾见到像朝花夕拾这般别具风格。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回忆。这里面有苦也有乐,但都在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最美的回忆。

教师评语: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环绕文章主旨进行。 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表达情感,有事生情,自然真实,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