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见》的杂谈随感

读《看见》的杂谈随感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这是序言里的一句话。作者柴静做新闻的初衷是关心新闻中的人,这点极好也极难,而可贵的正在于她能看清常人皆有的弱点,尽量不把自己作为一个道德审判者居高临下,而去“探寻”,即“看见”。
  在我眼里柴静是一位成长着的、内心安静而富有张力的人,欣赏她在这个浮躁年代里的干净,不沾染一丝戾气以及思考的力度,故而阅读她的文字,走过她的足迹。感触良多,择一而论。
  说到药家鑫案,之前我的认识相当“愤青”,以为药家鑫能那么残忍地对无辜的张妙下毒手,实在是罪不可恕,天理难容。可是,当我了解到药家鑫其实是怎样一个人,他受过怎样畸形的教育苦难时,我的“坝”动摇了,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
  其实,他并不是坏人,甚至他是一个听话、善良、孝顺、很有同情心的好人,一开始他并没有要动刀的念头,只是在他的世界里,张妙记他的车牌号是一种极富敌意的行为,会带给他的父母无穷无尽的麻烦,从而让他们更加“讨厌”他罢了。
  我觉得他的行为只是一个严厉父亲长久的压迫与伤害的反射,一个孩子,毕竟还是需要宠爱和肯定的,打骂其实造成的只是很小的伤害,真正冰冷而锋利的是父母的冷眼,脸色和泼冷水,以及刻薄的话,药家鑫是一个天性有些“懦”的孩子,加之常年的逆来顺受积压下的恐惧,才会导致这么一场荒唐、极端、血腥的案件。
  无独有偶,今年夏天发生了一件公交车爆炸案,在厦门,在高考期间,陈水总为了一个写错的年龄四处上访无果而领不到养老保险,忍无可忍,采取了极端的报复社会的手段。他是一介草民,努力让自己显得“体面”的将老之人,他是坚持正道,不会送礼,不会圆滑处事的人,爱看书读报,在行动上前留下了遗书和12条微博。他不是坏人,是现实版的“官逼民反”。
  因而,我渐渐地不愿意把人分成好坏,更愿意说成是一个好人做了一件坏事,而个中辛酸却各自不同了。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恶,但恶没有控制或者有外因火上浇油,恶便会一点一点啃咬身体里的善,那临界点或许是一瞬间,或许是计划中的来临。而旁观的人,永远不需要尖锐地嘲骂,你与事情、经历无关,你不配,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去努力改变一切恶的导因,去愿无辜的逝者安息。
  这章收录药家鑫事件的总结我很喜欢:“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
  我想,学会理解先学会耐心感受,人能感受,心才会变软,软不是脆弱,是韧性,我觉得,也是敏感和慈悲。而学会感受和理解,才是真的看见。

上一篇:将饮茶读后感

下一篇:看见读后感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