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张迁碑》方厚凝重的笔意往往被学书者看作治疗笔弱之病的良方,因而学习《张迁碑》如果不能够得其方,也就谈不上得其情味,更谈不上登堂入室了。基于此认识,不少学书者在临习该碑时,常常会刻意摹画,甚至夸张其笔画的方形,力求做到棱角分明。但是这样处理的结果却不能尽如人意,随之而生的,则是死板、僵硬、做作等问题。那么,对于《张迁碑》的方,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
从笔画层面上看,《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刀刻二次加工所致,例如也门贡 等许多字都表现出浓厚的刀刻痕迹,因而,当有些人还过分着眼于《张迁碑》笔法之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落入了窠臼。由于刀刻痕迹浓重,我们很难从中清晰地看到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的痕迹,所以《张迁碑》的方,绝不能仅仅从笔法的层面去理解,而需要悉心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趣。这种方的意趣具有两种内涵。其一,峻而能健。峻指的是方硬之中棱角分明的审美意味。梁武帝萧衍在《答陶隐居论书》一文中曾云:婉婉暧暧,视之不足,棱棱凛凛,常有生气。可见在笔画的起收处表现出鲜明的棱角,便能增强笔画的力感,展现出令人肃穆的精神。但这种棱角必须具有特殊的质感与生命力,才会表现出丰富的意态美,否则会有单薄死板的弊病。《张迁碑》的方笔往往具有浑厚饱满的张力,这种张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健。例如迁字的末笔波磔,在方峻中饱含了强劲的筋力,这种筋的质感极大增强了方笔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其二,峻而能朴。所谓朴即指一种自然成形、毫不做作的审美意味。不少人在临习《张迁碑》时,常会把方笔处理得呆板滞涩、机械雷同。但我们仔细品味《张迁碑》的方笔,可以发现其魅力不仅表现为劲健的力感,更体现在形态不一的笔形上,这是一种朴实无华、自然尚真的秦汉文化精神的自然流露。例如吾与兴字的长笔横波就很有代表性,前者犹如凝重的青铜古器,而后者则好似曲铁古藤。因此作为临习者,如果不能发现与品味其中多变的情味,而仅仅囿于机械的方形,那结果无疑是缘木求鱼。《张迁碑》中多变的笔形能够自然生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笔画的形态是随势而生的。比如吾字,笔画较少,浑厚的横波就可以大大充实字内的空间,其产生的张力足以使其他笔画聚拢在它的周围。而繁体字兴的笔画较多,尤其是上部点画的分量很重,因而其横波一方面要显现出力扛千斤的韧性,同时笔形又不宜过重,以免产生气息滞涩的问题。只有做到朴方,字体才能具有特殊的生命感,我们临碑的过程,也才会 具有一种真正的书写感。
南宋姜夔说: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这是用来说明魏晋楷书体势生动自然,毫无刻意做作的痕迹,借以说明《张迁碑》的体势之美也合适。
(选自虞晓勇《方峻端浑古趣盎然汉《张迁碑》的书法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体味到《张迁碑》书法艺术的情味,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使自己的书法达到更高的境界,就须先从掌握它方厚的笔意入手。
B.有些人临习《张迁碑》时,出现死板、僵硬、做作等问题,这可能是在摹画时刻意追求笔画的棱角分明所造成的。
C.从也门贡等字笔画可以看出,《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留下的痕迹与刀刻二次加工造成。
D.《答陶隐居论书》是梁武帝萧衍的一篇有关书法理论的文章,他对书法方硬之中棱角分明的审美意味进行了生动的论述。
答案:C
简析:原文是说《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刀刻二次加工所致,我们很难从中清晰地看到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的痕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峻而能健,指在笔画的起收处表现出富有特殊的质感与生命力的棱角以及浑厚饱满的张力。
B.峻而能朴,指笔画有劲健的力感,而且笔形上形态不一,具有秦汉文化那种朴实无华、自然尚真的精神。
C.吾字笔画较少,其长笔横波就要写得如青铜古器般凝重,这样可充实字内的空间,其张力能聚拢其他笔画。
D.繁体字兴的笔画较多,其长笔横波就要写得如曲铁古藤般有重量,这样才能扛起上部点画很重的分量。
答案:D
简析:原文是说其横波一方面要显现出力扛千斤的韧性,同时笔形又不宜过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自己的书法有笔弱的毛病,可以学习《张迁碑》方厚凝重的风格,但对其方的理解不准确,效果可能就不尽如人意。
B.《张迁碑》笔画的形态是随势而生的,这是《张迁碑》多变的笔形能够自然生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朴的体现。
C.临习《张迁碑》不能只求形似,仅机械地模仿,是不能体味到方笔的情味的,而要求神似, 体现出方笔的特殊的生命感。
D.从姜夔的话中可看出,《张迁碑》的体势之美影响了魏晋楷书的体势之美,两者都具有生动自 然、毫不刻意做作的特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