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静静翻开《唐诗三百首》,在温暖的阳光中,倾听她的声音······
年少的她,声音中有初唐四杰豪放的吟唱。他们以书生意气指点江山,以激扬文字评论世事。“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书的是保家卫国的壮志凌云;“不求生入塞,为求死报君”,道的是尽忠职守的刚健骨气。倾听她的声音,教我明知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青年的她,声音中有王维悠悠的琴音。“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别过长安城繁华的大街中吵闹的人声,唯有竹林音韵。安静里有禅意,轻轻吟诵,心底有丝丝轻烟袅娜升起。倾听她的声音,诲我平心静气,淡然处世。
壮年的她,声音中有李杜衣袂翻动的轻响。李白把长袖甩甩,酒未醒,墨未干,“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一股脑儿地把浪漫恣意地泼洒出去,潇洒不羁;杜甫呢,他总是心事重重,困居长安,漂泊西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沉到生活的底端,两手一抄,就是满把悲辛的沙砾。倾听她的声音,发我留心常物,忧国忧民。
晚年的她,声音里有李义山深深的叹息。和杜甫李白相比,他晚来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年间,长安城物换星移。他是一株生长在晦暗中的植物,一生少有奔放的时刻。“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他的一生葬送在牛李两党之争中,但纵使千年黄沙漠漠,也掩盖不了义山的万丈豪情。倾听她的声音,令我沉浸在古人的愁思中,感知最美的意象。
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是那个李氏王朝所赋予她的。
她,叫唐诗。
似乎每个中国人都是在唐诗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儿时虽不知什么叫思乡,但已把“床前明月光”背得头头是道;初春的纷纷鸟啼中,也有孩子“春眠不觉晓”的朗诵声。长大后开始工作,谁又没有想过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日渐成熟后,就有了更复杂的心绪,看着夕阳也会有“近黄昏”的伤感。但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很多人会疑虑,诗是不是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其实,我们内心的诗意一直都在。那些曾经令古人沉醉的景象,实际上从未远离我们,它们生生不息,在岁月中深情地等待着。所以,请把自己交付给诗歌,循着美丽的诗思,在宁静的午后,倾听她的声音······
上一篇:浓重却惨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