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份国旗下讲话稿:《学习管理我们自己》

2021年9月份国旗下讲话稿:《学习管理我们自己》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分享的话题是:学习管理我们自己。

管理我们自己,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常常管理不好自己:管不好自己的思维,信马由缰,不由自主;管不好自己的情绪,敏感多疑,感性多变;管不好自己的嘴巴,道听途说,无聊闲扯;管不好自己的行动,率性而为,随性杂乱。

这里就有自我管理的意识、能力和效率问题。

作家杰克森·布朗有这样的比喻:缺少了自我管理的才华,就好象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还是往后,还是原地打转。

西门子公司提出过一个口号:“自己培养自己。”说的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就是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完成规划的目标,包括目标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行动管理,等等。

譬如时间管理。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的人学业优秀、事业有成、生活多彩却又忙而不乱、有条有理、从容自信呢?他们有三头六臂吗?他们有分身之术吗?

并没有。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善于自我管理。

我们如何去管理时间、安排事务呢?

有这样一个禅修故事。小徒弟问师父:师父,我们很想用功,却不知道怎么用功,您给讲讲吧。师父只说了一句话:“饥来食,困来眠。”小徒弟说:饿了吃饭,瞌睡了睡觉,这算什么用功啊?师父说:有的人吃饭时不肯好好地专注吃饭,百般思索,想着这样那样的事情;睡觉时不肯好好地安心休息,千般计较,考虑这个考虑那个。人与人,还是不同啊!

这只是个带有寓言性质的故事而已,但给我们的启示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在特定的时间里,就应该做好特定的事情。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明知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思维不能专注,注意力不能集中,行动力也跟不上,任脑子闲思,任手做闲事,任嘴闲聊,不知不觉地“耗”着自己。

著名教师魏书生老师提出,我们同学可以用控制“三闲”的办法来对自己进行有效管理。魏老师说的“三闲”,就是闲话(说的话语)、闲事(做的事情)、闲思(思考的内容)。

闲话,指没用的话或有害的话。比如,别的同学上自习课、看书学习、做事情,你在那说笑话,说玄乎的话,天南海北,道听途说,张长李短,当然就是没有用的话;课间休息,集会活动,公共场所,你说电子游戏的事,你说吃零食的事,也是没有用的话:这类话,鸡毛蒜皮,不着边际,不说为好。另一类是有害的话。人家学习,你故意干扰;人家读书,你扰乱注意力;人家进步,你编排瞎话,造谣中伤;人家团结,你背后传话,搬弄是非:这类话,即使无意,也是闲则生非,制造矛盾,不说才对。

闲事,指无用的事或有害的事。比如,课间嘻嘻哈哈,吵吵闹闹,课上却精神萎靡,哈欠连天;英语课你在刷数学题,数学课你在看网络小说;白天打瞌睡,晚上低效熬夜:这样分配精力,显然没什么用处,做的大多是无用功。

闲思,更加消耗时间,更多困扰精力。比如,听老师讲课,思路不由自主地从课堂教学讲的晚清文学,联想到《三国演义》,又联想到《封神演义》,联想到姜子牙垂钓遇见周文王……不知不觉,下课时间到了,信马由缰的闲思消耗了大半节课。比如,正读着阅读文本,走神了,发呆了,意识流就这样开始神游,随着文本内容出去了,到了纺织厂、印染厂、成衣厂、服装商场……天马行空,大量时间就在这样的闲思中糊里糊涂地过去了。

另一类闲思则是有害的。比如,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开始负能量,想着别人怎么议论自己,想着父母怎样批评自己……心烦意躁,甚而甩脸色,发脾气,不能平心静气地分析原因,更谈不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变现状,形成情绪和行动的恶性循环。同学们,我们需要的不是闲思,是行动,理性有效的行动,用行动来温暖自己,去温暖他人。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自我管理,控制“三闲”,分清轻重缓急,理智地言思行。有人说“养废一个孩子,给他自由就够了”,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自由发展,随心所欲,只是一种谎言。我们需要的约束和管理,尤其是自我管理。

我们还要警惕另一种疏于自我管理的情况,叫做“伪勤奋”。

有一本书叫《只有岁月不我欺》,书中提了一个问题:打扫卫生、刷房子、阅读枯燥乏味的科普文章、写报告或论文,每件事都需要一天的时间,你只有一天的时间,你选择做哪一项任务?绝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打扫卫生。作者说,这其实就是“勤劳的偷懒”,宁可身体疲劳,也不愿大脑疲劳;宁愿让旁人看见你出工做事,也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学点真知识。王春永在《炮打穷忙》也说“我们每天在磨盘边,日夜不停地旋转忙碌,得到的却永远是一捆干草”,描述的也是这种“伪勤奋”现象。反思我们自己,环顾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疏于自我管理、甚至失控的“伪勤奋”呢?忙忙碌碌,像陀螺一样,看似很勤奋,却让我们很多人慢慢失去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鲁迅先生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同学们,认识自己,约束自己,管理自己,成长自己,这才是有意义的行动。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对自己形成约束的那些“能”与“不能”,变成了你自信自由翱翔的一对翅膀。愿同学们都能辨得明事理,分得清主次,守得住自己,点得亮未来。    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