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六中学 王婷婷
23秒,32年。
那个劫后余生只身孤影的小女孩的眼睛,饱含太多情感,无助,悲伤,愤恨。23秒的地震,却花了23年愈伤。整个故事描述的就是地震和震后,一个家庭及整个社会三十多年来社会的废墟与心中的废墟是如何重建的。
徐帆扮演的元妮,在地震里失去了丈夫,双胞胎子女被压在屋下,情况危殆,只能选择救一个。而元妮在悲痛中,选择了救儿子。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坚强地活了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救灾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32年后又因汶川地震姐弟两同去一线救援而相识相认,最后化解了32年来彼此的心结。
电影别出心裁的设计,是结尾对于汶川地震的描述。虽然起初我觉得将两场相隔32年的地震放到一部电影里,显得有些牵强,但当唐山救援队的旗帜树立在汶川废墟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了灾难的震撼与对受灾者不幸的同情,体会到了心灵的叩问。
对方登心理转变的刻画使我印象深刻。汶川地震中,方登陪护的女孩腿被压在层层楼板下,若继续挖下去,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坍塌。她的母亲为了女儿,更是救援战士及更多守在者得性命,选择了钜腿救人。然而后来该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与懊悔使方登的心一点点软化,也只有身处同样的境遇,才能让方登对母亲当初的选择有了一点释怀与理解——面对生命的叩问,迫不得已,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其中电影对方言的强调也值得一提。方言使人产生亲切感顿时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一种方言同时代表了一种不可磨灭的意志!一口唐山话,代表了一种叫全力的决心,一种叫报恩的信念。一种回忆,被重演,那么生命,必须延续!这是一种血浓于水的力量,他可以让素不相识的人共患难,无私的付出甚至是生命。这就是无可代替的地区意念,语言,便是他们相认的最好最快的标记。这不禁让人想到曾今有些倡导语言同化的声音。现如今,被我们遗忘了的东西太多太多。而方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精神,还应被延续下去。
电影,从1976年,讲至2008年。这是一部构思独特的电影,冯小刚用他独特的平民视角,再加上自身的经历来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中国32年来的发展历史。它讲了改革开放,讲了私营个体户,讲了南下淘金,讲了高考,讲了大学生……其实《余震》这个原片名也许更适合电影,因为这部电影已经不单单在讲述唐山大地震,这场地震只是一个引子,它只占片中前10分钟,剩下的近2个小时,伴随着中国改革的三十年,冯小刚是在为我们讲述地震,如何改变了一个平凡家庭。
影片也有不足之处,如生硬的广告插入。某酒、某车、某衣、某手机、某银行、某保险、某旅游公司……几乎赤裸裸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冯小刚在记者会上曾说:“植入广告这事儿作为中国电影产业链里仅有的一环,会一直存在。当然,你结合得好不好这点很重要,对导演的功力也是个考验。”然而单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来说,结合得似乎并不成功,艺术面对社会的叩问,也不得不向金钱低头,应该是这个时代最无奈的悲哀之一吧。
然而不可置否《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人类如此脆弱,活着便不断地受着伤害。很多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悲伤地影子,这一幕幕是那么的熟悉,而又是那么的不愿想起。但它确确实实发生的,这世间的一幕幕悲剧,正如这地震,如亲人离别,如感情破裂,不可避免。你的生活遭遇,或是某种悲伤地投影又被展现出来。
再一次,面对这个伤害你的世界。而我们学会的是活下去,不仅需要活下去,还需要好好活下去。面对生活的叩问,坚强,是每个人不得不走的路。
上一篇:《唐山大地震》中的亲情